了胃病,卧床不起。
李逸估计是本就跟郭氏不和,所以她死了也不想装模做样的哭灵,干脆就称病。
此时,杜宅已经来了许多人奔丧,
京兆杜氏各房的都来了许多,这杜那杜的,这郡公府那县公府、县侯、县伯府,李逸大多不认识。
大家商议着给郭氏如何办后事。
本来郭氏有郡夫人诰命,执掌丰乡侯府六十多年,得风光大葬,可她刚被褫夺了诰命,现在仅是个庶人身份,
大唐是处处讲究身份品级的,
婚丧嫁娶,连营建房屋、墓室,都处处得按身份来,
连死亡的称呼,都有不同。三品以上称薨,四五品叫卒,六品以下只能叫死。陪葬的明器,连数量也各有品级限制。
甚至于,
郭氏以前为自己准备好的棺材、寿衣,以及死后口含的璧,都不能用了,身份不够了。
杜如晦对一众族人说:“大家都知道我阿祖强了一辈子,如今因不孝孙敬爱牵连,却要以庶人身份下葬了。”
众人劝说,“人已辞世,说那些也无益,还是商议如何料理吧,”
杜如晦说,“我已向圣人请求,希望能够念在杜氏家族往日微功,能够给阿祖些死后哀荣。”
说着,
郭氏家族也来人了,
男的女的来了许多,一进来就开始吵,质问起杜如晦。
杜家这边族人上前劝说,闹的不可开交。
李逸在一边冷眼瞧着,看了会也没去劝说,便去找十娘。
十娘听说祖母娘家人来闹事,便要出来帮忙安抚劝说,这会太原郭氏族人正说起郭氏用的棺木等,
因郭氏没了诰命,杜如晦原已说换上等杉木棺,可郭家不肯,硬是要用郭氏原来置备下的。
争吵间,
皇帝派内使前来吊唁,并赐粟十石,绢百匹。
“杜公节哀,”使者传达皇帝谕旨,没有接受杜如晦丁忧去职请求,但给杜如晦一个月假期。
按朝廷丁忧制度,一般也只要求为父母丧去职丁忧,祖父母丧并不要求丁忧。
杜如晦请求皇帝能够给郭氏死后哀荣,提升下葬规格,皇帝没有理会。
这也很正常,年初一才下旨褫夺的诰命,不可能才两天就又恢复,那岂不是如同儿戏。
赏赐十石粟百匹绢,那都已经是很不错了。
杜如晦被郭氏娘家人吵的烦了,这时便大声对郭家人道:“你们刚才不是说要给阿祖三丈的棺木,还要加石椁,还要雕刻彩绘,现在天使在此,你们何不直接跟天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