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在李渊那走不通,便想攀附东宫。
李逸先去内院换掉绢甲,然后才往东院客厅去。
一进门,
宇文士及立即起身相迎,旁边还有一个年纪比他大许多的文士。
“恭喜贤弟再立新功,晋封县公,我这些日子在长安都尽听到贤弟在谷州各种了得的故事了,真是智勇双全啊。”
他旁边的封德彝也是拱手笑道:“李县公带着一群新兵押运粮草,遇罗士信这等绝世猛将率骑兵突袭,居然能临危不乱,反几句话就让他率部归降,这等本事,简直诸葛再生啊,
更了得的是,转头就带着罗士信,一夜连夺王世充三堡五寨,最后不仅硬是在秦叔宝程咬金这等关东悍将万军猛攻下岿然不动,还能夜潜敌营,再次说服八将率军归服,
我只能说,佩服。”
李逸笑呵呵的打量着封德彝,看着挺儒雅,四十左右,但他估计这家伙应当起码有五十岁了。
宾主落座。
封德彝拿出一个信封给李逸,“说来惭愧,已是知天命之年,但如今却是一事无成,陛下斥责、夺官遣散······”
这家伙跟李逸哭穷,说现在只能变卖一些田地,居长安大不易什么的。
一千亩地,都是在长安万年两县内,虽不是整个的庄园,而是这几十亩那百来亩较零散地,也没有庄园、作坊,只是卖地,但他一亩只卖一匹绢。
一千亩地,只要一千匹绢。
这哪是卖地,这是送地。
再怎么动乱,田地不值钱,可这也是关中,是京畿,是长安城郊,那些地只是较散碎,可地还是不错的。
按市价,一亩几匹绢还是能卖的,而且以后会越来越值钱。
简直是白送,一折卖。
老油条就是会办事,
这才叫求人办事,不是拎点土特产就请人帮忙,人家上来就极有诚意。
他话里话外,更透露出要是能帮忙,事后还会有重谢。
“封公若是暂时手头不宽裕,我倒是可以先借封公个千八百贯钱的,”李逸笑道,装没听懂话外之音。
这时宇文士及开口,说封德彝很有才识能力云云。
“德彝兄还是很想为朝廷尽些绵薄之力的,只是我等新降之人,一时也无机会。”
李逸看着这两人,
本事都有,但现在确实也没机会,他更相信不是李渊不知道他们能力,而应当是李渊故意先晾他们,一来这两人原先跟着宇文化及,影响不好,二来,皇帝可能要多观察观察二人。
封德彝从怀里掏出一卷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