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更好的铸钱之法,好,就按此钱样,精雕祖钱,尽快制作母钱,
朕希望能够在下个月初,就能看到有成品的开元通宝新钱!”
拿着象牙样钱,李渊是越看越喜欢。
五铢钱,一开始钱重如文,就重五铢,但后来也是十分混乱,汉武帝行三铢钱,后来又废三铢行半两钱,
此后五铢钱又重新启用,但东汉以来,钱币上虽都写五铢,可实际已经都不足五铢。
开元通宝也才重二铢多。
“枚径八分,重二铢四絫,十钱重一两,每文重一钱。”
李逸开创了一个新的计量单位,一枚铜钱,重一钱,为十分之一两。
以后市场交易,铜钱还能成为检验斤两的工具,十个钱是一两,八十个钱是半斤,一百六十个钱就刚好一斤。
高兴的李渊笑道:“你要是在三月底完成两万贯的铸币任务,并能有三千贯余利,朕到时赐你一座铸钱炉,许你开炉铸钱。”
殿中内侍们低着脑袋,可一个个心中震惊无比。
居然赐臣子铸钱炉,许自铸钱。
他们并不知道,这其实也是李逸上书皇帝的请铸新钱疏里的一条建议。
鉴于如今私铸泛滥,恶钱通行,严重影响到了经济民生,妨碍商贸交易,甚至影响朝廷税收等,他建议尽快推行新钱。
铸新钱同时,打击恶钱。
不过李逸没有提出说一刀切,不可能一发行新钱,旧钱就都不准流通了,现在本就是钱荒,市面上钱不足,好钱更少,商人只能用绢布兼用,百姓甚至以物易物,
要是禁用以前的钱,那就会出现大麻烦。
所以得慢慢来,李逸觉得朝廷如今铸新钱,铸币量也提不上来,所以不如暂时吸取一些以前王朝铸币经验,先放开民间铸币,
朝廷给一些人发放铸币资格,颁给母钱,严格铸钱的标准,他们铸钱,朝廷监管,以及流通。
这样有监管的开放民间铸币,比起简单的禁止肯定更务实一些。
也能提升铸币量,改善钱荒问题。
朝廷先有限放开私铸这条,重点打击恶钱,禁止恶钱流通,得把恶钱回收,市面上不许那些鹅眼、铁钱、白钱之类的流通,回收、回炉重铸。
要慢慢的让良币把劣币压下去。
当然,得多管齐下,这是一场长期战斗。
他还提了一些建议,比如十贯以上的交易,就得兼用绢布,十贯以下的才可以用铜钱。
再就是禁蓄积大量铜钱,按照官爵品级,可以储存的铜钱予以限制,私贮现钱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