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
李逸带着赵丰他们新雕刻好的祖钱,再次回长安。
这次,还带来了善后安抚流民的计划。
太极宫,
李渊召见李逸。
“四千名匠丁,七十二屯流民?”
李渊拿着李逸写的详细奏疏,看的很仔细,也越看越惊讶,这小子做事雷厉风行,很有一套啊。
司竹群盗,为患已久,
他现在居然釜底抽薪,一招解决了?
不过看到这编的流民屯,居然编了七十二屯,那就是七千二百户,不管每户多少,那也是两三万人了。
以三万人计,光每天口粮就得几百石,
好一个大坑。
但李渊不得不承认,李逸能用此法安置他们,比太子建成一通乱剿要强的多。
光剿不能妥善安置,很快流民又会逃回山里,甚至流窜起来,为祸更大。
精铜雕制的祖钱,中间方孔只凿了一个小孔,并未完全打开。
“陛下,这个孔没开,是俗称金口未开,需要陛下御批通过,祖钱可使用后,方开金口,再用来制作母钱。”
“这祖钱雕制的很精细,朕很满意,那就开金口,翻砂铸造母钱吧。”
对于李逸招募了四千工人,和安置七十二屯流民之法,李渊也完全支持。
“那四千工人,以后就是宜寿钱监匠户,周边七十二屯流民,也都编户齐民落地安置,朕免他们三年租调。”
李逸向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困难,这么多人,每天都得几百石口粮,何况还得付四千人的工钱,一天也得百石。
“朕会下旨,让太府寺从粮仓拨粮,你组织人到粮仓去运粮回去便是。”
李渊招手,让李逸坐到他旁边,
同坐御榻之上,
“上次祝山海作乱,周至县城士民工商几乎全跑了,成了座空城。
周至县的县令县丞等非常失职,听说整个南山下的周至、户县等的本地豪强大户,就没有不通贼匪的,”
说到这,李渊很是不满。
“朕已经把两县的所有官员都免职了,你现在宜寿宫,那你就兼宜寿宫监摄周至县令,
宜寿宫、宜寿钱监、周至县,你都一并管起来,
有空把宜寿宫也清理收拾一下,等到夏天,朕说不定也去那里转转。”
周至县令属于畿县令,品级是正六品上,比一般县令品级要高,但李逸现在都堂堂从三品了,还兼个六品县令?
“县令官虽小,却被称为地方官,你好好干,历练历练,不历州县,将来又如何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