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长叹一声,提起朱笔,赐其子袭爵襄城郡公。
除了伊州失陷,义州也被王世充攻取。义州,就是新乡,在黄河以北,紧挨着卫州,如今山东道安抚大使李神通和黎州总管李世绩,就龟缩在黎阳呢。
王世充在拿下义州后,又派兵攻西济州,这是在洛阳北面,怀州西的济源,不久前王世充将丁伯德以县来降,大唐置西济州授他为刺史,现在王世充又发兵来攻。
李渊提起朱笔批复,速诏刘弘基率兵救之。
又拿起一封奏疏,
却是安兴贵安修仁兄弟破凉州,俘虏李轨,河西传檄而定。这本是好事,可太子李建成在原州萧关接应,一边防御突厥。太子的行军长史、检校凉州总管杨恭仁上奏,太子驰猎无度,天气暑热,士卒不堪其劳,逃者过半。
杨仁恭的这道奏疏,让李渊有再摔几个杯子的冲动。
他处心积虑,让太子率两万人前往萧关,一边接应河西,一边防御突厥,这也是给他军功,让他增加威望,
结果现在搞出一个驰猎无度,士卒逃亡过半来,如何不气。
河西平李轨,他是一点忙没帮上,全是安兴贵空修仁兄弟搞定的,李建成在萧关驻守,把士卒弄的逃了一半。幸好河西顺利,灵州那边自己也击败了梁师都进犯,
否则真有紧急情况,指望建成支援,那岂不是要命。
李渊喘了好久粗气,才平复了些心情,提起朱笔御批,令杨恭仁检校凉州总管,安抚河西,安修仁安兴贵执李轨及其子弟入长安。
顿了顿,又写道,以安兴贵为右武候大将军、上柱国、凉国公,赐帛万段,安修仁为左武候大将军、申国公。
诏太子回朝!
一连串的坏消息,
李渊叹气,从案上一个紫檀木盒里拿出几份奏疏,却都是与李逸有关的。
李仲文分兵,轻敌中伏全军覆没,李逸率领后军却还能稳扎稳打,反困住了刘武周大将黄子英数千精兵在雀鼠谷。
李逸没有冒进,分兵守住霍邑、灵石,驻守阴地关、汾水关,这个表现让李渊非常满意,要是李逸那一万多战辅兵也没了,可能灵石介休霍邑都已经失陷了。
思索一番,
李渊提朱笔:李逸可授金紫光禄大夫,晋安定郡开国公,赐绢千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