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借据久久没接。
旅帅挥刀,又将一名武僧砍倒。
“既然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休怪老子无情!”
“住手。”
道澄伸出颤抖的手接过了张询手中借据,“带张刺史的人去搬粮食,三千石僧祇粟出借,惯例,每月利十分,半年为期。
半年后回利为本。”
张询听到这个利息,眯了眯眼睛,但还是忍住了。
借三千石粟,一个月就是三百石的利,半年就是一千八百石,若是没偿还,就要算复利,那就是四千八百石本,一个月就是四百八十石利了。
“行,月利十分,半年为期,半年后若未偿还,就回利为本。”张询应下。
龙泉寺粟仓被打开,
张询借出了三千石粟。
粮食运回军营,仓曹参军发现基本都是陈粟,只有开始看的那几袋是好点的。
“这些秃驴,竟敢做手脚,给我们陈粟,有些都是三四年的粟了。”
张询过来看了看,“虽是陈粟,但也是粮食,能吃就行了,给大家发粮吧。”
“匀出五百石,分给百姓。”
“刺史,那龙泉寺中有数座粟仓,存粮还有许多。”
张询没接话。
十分的利,这粮食好借不好还。
“先吃完这些再说吧,也许朝廷援兵马上就到,甚至说不定太原那边击败刘武周,咱们介休之围自然也解了。”
晚上,
介休饥饿的守兵,终于又吃上饭了,只是这陈粟煮出来的粟米粥味道不好,可起码能填饱肚子。
城北,龙泉寺中。
道澄给两位被杀死的武僧念经超度,寺中僧人都极为不满。
平时地位超然,衣食无忧,何曾受过这等屈辱。
“住持,今日张询运走三千石粮,等这些粮吃完,那他再来借粮怎么办?”
“是啊,这些人那般蛮横无理且凶残,不借粮就杀人,”
“粮食借给他们,只怕有借无还啊。”
“得想想办法,否则这介休城守住了,我们龙泉寺却要破产了。”
有个和尚恨声道:“要我说,咱们干脆开城引那汉军入城,管他什么大唐大汉,谁做天下,谁来管这介休,只要不影响到咱们就行,”
“对,引汉军入城,咱们还有大功,到时赐下钱帛田地,岂是更好。”
龙泉寺有许多田产,其中不少就是历代朝廷所赐,比如隋文帝当年北巡,就曾在介休龙泉寺中住过,还一口气赏赐了十顷田地给寺里。
道澄面色阴晴不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