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来上学,挂名誉副校长衔,
自然就让这所长安郊外的学校名头响亮,不少贵族豪门也愿意送几个旁支子弟来,甚至一些新贵,乡下土豪也是争相前来。
这是好事,如今他虽是名誉校长,校长让董秀才出任,可这学校始终都烙印着他的名字在,办的越好,他李逸获得的声望越高。
罗三在浩州没多呆,
李逸给弄了些河东的土特产,便让他赶紧回关中了,这里毕竟是前线。
十月初三,送别罗三,李逸便发起了孝义之战。
刘德威率军一万五千人,李道玄丘英起率浩州左右虞侯军五千二百人,
合军两万,开往三十里外的孝义城。
他们抵达孝义后,按照李逸军令,围住了孝义城的北、西、南三面,却没围东面。
围三阙一,
两万大军气势如虹,却并没有立马展开攻击,刘德威派人劝降,给他们一天时间考虑。
“若负隅顽抗,城破之后,守军杀无赦!”
此时孝义城中的刘武周守军不满千人,还并非精锐。
在先前黄子英兵败后,他们其实就已经惶恐不安了。
见到唐军终于要来进攻,全都慌了。
半夜,
城中守军弃城而走,从没被堵住的东面奔向最近的介休城。
虽然东面可能是唐军故意留下的陷阱,可他们也只能冒险一试。
当他们奔出孝义城,身后并无追击前面也没拦截,就在他们终于松了口气时,却在半路遇到了早就埋伏好的永安堡伏兵。
略阳郡公上柱国吕州刺史李道宗,带着姬家兄弟半路伏击,把那千余武周军杀的溃不成军,
一千步骑,几乎被全歼在永安堡和孝义城之间的孝河北岸。
两万大军围城,围三阙一,永安堡军半路伏击,那一千兵又如何接的住这样的杀招。
孝义城不攻而下。
捷报送回浩州城,李逸很淡定,这是必然的结果,早在预料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