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不会参与那些破事儿的,不然按账面分亏到你裤衩子里去。
刘得华的心基本是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了。
对这部《活埋》看不看好不知道。
但肯定看好自己这年轻的肉体的。
“我答应你,刘哥。”
“那行,你想什么时候拍摄,时间给我个,我回去让助手初步拟个合同,然后传真给你。”
李轩想了一下,如果自己现在拍摄出去的话,别说一千三百万了,三百万票房都不知道有没有,估计到时候真的就得卖身给刘哥哥了。
《活埋》是自己的好牌。
“两年,刘哥哥,两年之内,一定拍完。”
“嗯倒是我想的一样。”
刘得华也想到了这个时间点。
也差不多,剧本资金有了,电影局立项,提交故事大纲、剧本、思想内涵和简单主创名单.
再加上华语电影有点爆发趋势,立项时间还得延长,这个时间就大概要半年左右.有关系的可以缩短这个流程,然后刘得华看了一眼李轩——这家伙,应该是没关系的。
再到拍摄,再到宣发,上映,这些流程走下来,也挺琐碎。
加上李轩现在还是学生,还要拍戏,两年时间能拍完,已经是理想情况了。
“不用逼的自己那么急,适当的缓一缓。”刘得华顿了顿说道:“接下来你准备干嘛?”
“拍戏,学习呗。”
刷属性,刷属性,刷履历。
此时,刘得华顿了顿还是提醒道。
“三百万,对于拍电影来说,很快就完了,特别是对于宣发来说.这就是杯水车薪,而且最重要的是,你的题材很特殊,只有你一个人出演,完全带不了热度。”
刘得华说的很隐晦,宣发这个东西,一分钱能换几分货,就完全看演员阵容。
如果说,刘得华的名字,宣发可以做到一分钱五十分货的转化。
给成事龙,周星星能有一分钱一百分货的转化。
那么李轩的话嗯。
不好说.现在李轩现在最大的名头,小刘得华和北电状元,在普通观众那里有多少影响力也不好说。
拿出去做宣发的话,可能一分钱0.1分货也说不定——《特警新人类》这部电影就告诉了这个道理。
所以有大佬云集给小辈做陪的《千机变》,本质还是最大化摊牌宣发成本。
以刘得华的想法来看。
《活埋》质量合格的大前提下。
如果李轩能在两年之内,有二线的影响力的话
那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