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点头认可,她一个女人在战场上,这半年有多辛苦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但是:“就在刚才,我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想着刚才那一幕,时不虞笑,是啊,值得。
待到了目的地,看着店铺外边的长队,和铺子外边堆成的大山,她心里更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
如果说,之前她做的一切先是为了时家和白胡子,后是为了计安。
那今天之后,也为眼前这些人。
他们代表的,是大佑千千万万的子民。
第451章 寸阴斋
时不虞让马车远远的停下来,戴好帷帽和丹娘一起沿着队伍的末端往前走。
为了做戏,她走得一瘸一拐。
和刚才那些抱着粮食送来的小老百姓不一样,这个队伍里的人身边都拖着一大袋或者两大袋的粮,他们的面容也明显白净许多,姿态更显从容。
时不虞经过他们身边时,还能看到他们前前后后的互相说着话。
他们很谨慎,声音不大,只是既然站在这里,话题多半与计安有关。
走得近了,她抬头看向牌匾,上书‘寸阴’二字。
读书人里鼎鼎大名的寸阴斋是一家书坊,售卖书籍,文房四宝等。
铺面大,书架全沿墙而立,中间则摆了些桌椅可供人休憩或者抄书,就连笔墨纸张都是现成的,不知多少生活困苦的读书人靠着在这里抄书支撑下来。
之前,他们对十安公子感激不尽。
后来,他们在心里为安殿下立长生牌位。
寸阴斋的名声传开后,更有一些外地的读书人家里难以支撑,得知有这样的书坊,千里迢迢赶来京城,日以继夜的抄上一些书再回去。
书坊不是客栈,自然是不留人夜宿的,可若有人实在无处可去,只要不坏了书坊的规矩,保持整洁干净,不是无限期留下,他们也不会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