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增兵,不管怎样要确保舒县的绝对安稳。”
刘晔开口道:“今下对庐江而言,是务必确保舒县安稳,只有这样,面对庐江这等乱局,府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可这样一来,万一孙策所部渡江,那……”刘勋却有些犹豫。
唉。
刘晔表面没有变化,心里却暗叹一声,这就是刘勋最不好的一点,看似骄傲的一个人,实际却瞻前顾后。
也正是这样,刘晔选择暂居舒县,面对刘勋多次招揽,他都无动于衷的原因。
何况袁术在寿春僭越称帝,这就更绝了刘晔要在刘勋麾下做事,或者在袁氏麾下做事的可能。
他是汉室宗亲!!
要是在这等境遇下,他选择在刘勋麾下做事,或者袁术麾下做事,那他岂不成了背叛汉室的罪人?
这几次,如果不是刘勋屡次三番派人去请他来,他是断不会来太守府的。
至于刘勋所担忧的,刘晔认为是不可能的。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袁下,即便孙策有所动,那想来的也断不是庐江,毕竟这里的人,对孙策的敌意太大。
反倒是广陵,孙策去的概率极大。
只是这些,刘晔都没有讲。
袁术倾覆,这对汉室是好事,他为何要从中牵扯太深呢?
但也正是刘勋的这种反应,也坚定了刘晔的想法,近期他就要设法离开舒县,甚至要带走他当初的那些人。
“若是这样,晔以为府君可暂时不动。”
刘晔收敛心神,看向刘勋正色道。
嗯?
这反倒叫刘勋生疑了。
不动?
眼下形势都这样了,再不动那岂不更乱了?
“造成庐江动荡的根源,是曹昂领兵孤军深入。”在刘勋疑惑的注视下,刘晔表情自若道。
“可直到现在,曹昂袭占六安一来,却没有任何的举动,这代表着什么?他也担心自己这一动,可能会遭到府君围剿。”
刘勋点点头。
“找到了根,那剩下的就明朗了。”
刘晔继续道:“晔叫府君不动,不是什么都不管,对庐江的一些人,府君可派人去拉拢与安稳,与此同时,派人去寿春打探情况,特别是汝南一带的。”
“如果汝南有变,孙香他们在此击败曹军,夺回一些地方,那到时府君可以雷霆之势,率部亲攻六安,只要能把曹昂击败,或者驱离出庐江,那么庐江之乱就可迎刃而解了。”
“善!!”
刘勋抚掌大笑起来。
听刘晔这样一分析,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