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笑了起来,“既然先生都这样讲了,那昂就派人归许,将我军所谋伐荆大计,呈于我父。”
这就是曹昂。
在伐荆一事上,他没有想过要依靠曹操,更没有想依靠谁,但是这等大事,必须要叫曹操知道。
没办法。
这场仗一旦打起来,势必会带来影响与变动的。
曹昂可不希望自己这一动,反倒叫曹操被动了,这就违背他的初衷了,曹氏在乱世下打拼的基业,他在南,曹操在北,那是要各管一摊子不假,各自面对一帮对手不假,但是两方绝不是分割的,而是一个整体下的两种态度罢了!
“诩觉得可校”
贾诩点头道:“此役叫明公知晓,与叫明公帮衬,这是两种概念,毕竟此役造成的影响极大。”
终于是归心了啊!
曹昂听到这里,心底生出了感慨。
看起来,贾诩称谓上的改变,是极的事。
但在今下这世道,一旦拜主,那是轻易不能背叛的,否认必被下所唾弃,直接社会性死亡的。
贾诩这等大才投效曹操,关键还是通过他投效的,这是曹昂很愿意看到的。
这跟手里有剑不用,与手里没剑可用,那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贾诩这种狠人,宁愿是招揽到麾下,不轻易去用所谋计策,那也不能叫其跑到其他诸侯麾下,不然这是对曹氏最大的威胁。
“不过公子,有件事诩可能要越俎代庖。”
在曹昂感慨之际,贾诩语气正色道。
“先生请讲。”
曹昂收敛心神道。
伐荆之战一旦开启,曹昂要兼鼓太多了,所以在一些具体的事宜上,曹昂是要交给麾下信任的人来执掌。
一个饶精力终究有限,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一个饶能力即便再强,也绝不会强过一个集体。
既然选择信任,那曹昂肯定要叫底下的人,去分管对应的事宜,这样既能给自己减负,以促成伐荆之战的终胜,还能叫底下的人对他更忠诚!
“针对伐荆之战,公子命繁钦执掌南阳时报,对荆州,对刘表展开批牛”在曹昂的注视下,贾诩开口道。
“这在诩看来,是极好的。”
“双方接壤之地,这仗还没打起来,先叫对方内部乱起来,仗就该这样打,不过繁钦这个人,太正了。”
“对于有些话,讲的或许不够透彻。”
“如果公子信任诩的话,请让诩与繁钦一起参与此事,且印刷的南阳时报,可通过亲军校尉部传到荆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