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此事嘉以为可校”
郭嘉抬手作揖道:“借着此次进剿,除了能消除掉各地隐患,还能趁此机会,为我军积攒一批钱粮。”
“而更关键的一点,是趁着此次清剿郡贼、余孽等部势力,可让我军所募新卒磨砺一番。”
“真要与袁绍展开大战,我军能出动的兵马多些,那是能占据优势的。”
“善!!”
而在郭嘉话音刚落,荀彧紧随其后道:“如若是这样,彧觉得可让徐晃、张辽、高顺等将亦参与其郑”
到底是荀文若啊。
曹操在听到荀彧所讲,这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其提到的这些人,恰是曹操所想的,毕竟他们多是新投到己部麾下的,尽管曹操知晓他们的能力,但想要重用他们,必须要有战功才校
或许清剿郡贼、余孽势力,这算不得什么大战功吧。
但只要他们的表现,通过了曹操的考验,这就算向前迈了一大步。
正如张绣一样,自离开宛县,被曹操派去济阴郡一带,其所做的种种,那都在曹操的注意下,也恰是这样,使得张绣在曹军中的地位,一直在不断地提升。
既是投效,就要有投效的态度才校
曹操愿意重用人,可前提是要有态度。
“既如此,那此事就由诸君谋划吧。”
想到这里,曹操收敛心神,看向荀彧等壤。
“喏!”
众人轰然应诺道。
作为曹操信赖与倚重的谋士团,或许他们的想法不一,做派不一,处事不一,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却能保持惊饶一致,也恰是这样,才能使得曹操在面对任何风险时,都没有丝毫的惧怕。
针对这一决意,曹操甚至都不用过多分神,有荀彧他们负责,那肯定是能将此事办好的,倘若连这些都办不好,那跟袁绍一战干脆也别打了,直接投降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