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毛姨不收徒的情况下,姜青禾学这些手艺坚持给钱给东西。
杂七杂八要学的记了一大堆,反正这个冬天不会清闲,她得充实自己,才不至于脑袋空空。
她这会儿忙的时候,徐祯也没有歇着,在之前姜青禾学氆氇的时候,他夜里对着老式木棱机上摸下瞅。发现这个木棱机除了比织布机要大以外,综片有八片,踏板有四个,所以两根经线穿过一次纬线时候,才能织出斜纹的布。
这种四踏板的织机远比织布机两个踏板的要复杂,结构更精巧,所以徐祯是逐步拆解记在纸上,准备自己仿做一台。
他现在已经找到了当木匠的乐趣,不再满足于日渐熟练到闭着眼都能上工的织布机制作,他要学习做新的各种机器。
当姜青禾举着油灯穿过木工房时,深夜里还响着吱嘎吱嘎锯木头的声音。
“还不睡?”姜青禾走进屋里,将油灯搁在桌子上时问。
徐祯停了自己手上的动作,他解下围布,将锯末倒在一旁,“再等会儿,苗苗你来。”
“你上回不是说种草又种树,自己从河里一桶桶提水太麻烦又累人,所以我准备做个运水车”,徐祯拉过她的手,揽着她的腰让她坐下。
把自己想了好久的图纸放在油灯下,拉了凳子过来给姜青禾介绍,“这种一节一节的木板,叫做龙骨水车,南边那水量大,要灌溉田地,得要脚踩。我这个做的手摇就成,把它装在河里,手转着把手,那水就能自己从河里提上来。”
“再流到下头那个运水车这里,”徐祯点点这个运水车,姜青禾拿起纸对着油灯细细看了会儿。
一个长而椭圆的桶,上头的盖板可以拿下来,桶靠近底部有个小口可以放水,两边是车轱辘,前面有套牛马的竿子。
徐祯说:“只要运水车造的足够大,就能运够三四亩地的水量,再放水倒进花洒里,或是桶里,浇水应当要快不少。”
这是徐祯暂时能想出来较为省力的办法,至于啥自来水管道运输又或是其他喷淋的办法,在没有足够多水源和竹子的情况下,他也没有办法保证。
当然如果他能学到更多技术的话,估计就能找出其他的灵感,对此进行改正。
而这个办法,是在当下情况,能做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