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出堂,或者垂帘出堂,若是有自愿抛头露面揭发辰家罪行者,官府可安排其离开牧州,被给予一些安置费,前往乾国其他州郡生活。”
“甚好。”
梁浩然频频点头,似乎受到了极大启发。
“李总旗不愧为我们百安县的守护者,大乾各地的天命司,如果都有像你这样的巡查使,大乾百姓何愁没有安宁,此事提议甚好,事后我会上奏天听,阁下可谓是功德无量啊。”
梁浩然微微一笑。
“阁下对我的建议,不过是救下几十位民女、男童罢了,但我若是将阁下的建议上达天听,日后不知会救下多少类似的受害者,说是功德无量也不为过了。”
“原来如此。”
李默心中有所明悟,欣然点头。
大乾国的国力,不断蒸蒸日上,离不开诸多类似梁浩然这般具有虔诚信念的官员。
接下来。
李默又拜访了宋府,为宋谦吊唁。
宋翔虽然苏醒,但仍旧卧床不起,伤势着实不轻,恐怕还要休养许久,才能彻底恢复。
姜敏双眼通红,这个新婚妻子,不断忙前忙后,细心照顾着自己的夫君。
“二位放心,待师门、天命司、朝廷、军部的调查结束后,一定会对宋家此次的贡献予以表彰,尽可能弥补宋家因此蒙受的死伤损失,还请二位节哀。”
“有劳李师叔了。”
“多谢李师叔。”
宋翔、姜敏拜谢后,李默点头离去。
接下来李默在正午大街上稍稍驻足,旁观了梁浩然的公开审判。
梁浩然作为牧州的通知训导,虽然是朝廷四品大员,却并没有法律审判的权力,只有教化万民的义务。
因此这里说是审判,倒不如说是礼义廉耻教导大会。
百姓们闻风奏事,竟是取得了不俗的效果,许多李默所不知道的的事,都被检举了出来。
最后。
梁浩然以慷慨激昂的话语,从治理夫妇、成就孝敬、敦厚人伦、纯美人文教化、移风易俗这五个方面,讲述大乾国百姓们应有的精神面貌,并对辰家的恶行表示了极大愤慨。
由此可见。
梁浩然的内心深处,颇具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慷慨激昂话语,更像是在对现实的批判,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