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巧合
估计是小伙计被严道心的口才深深折服,到了第二天一早,几个人要离开客栈继续赶路的时候,他还特意追出来,好心提醒他们提前多备些干粮,否则到了化州地界,越往那雨水多的地方去,就越难买到吃的东西。
听说当地百姓眼见着今年这是要奔着颗粒无收去,都恨不得把自己家现有的粮食都存起来,免得真闹了饥荒的时候挨饿,没有人肯轻易拿出去卖了换钱了。
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
祝余他们听了小伙计的劝告,离开那个县城的时候,特意拐到实际上去,买了好些耐放的干粮大饼之类东西,用油纸仔仔细细包好收起来,又把随身的水囊都装满了水。
一般来说,闹水患的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水。
但是同样的,那种地方最缺的便是能够放心饮用的干净水。
泛滥的洪水淹没农田、淹死庄稼都还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随着那污泥浊水的浸泡,人们在饮用了不洁的水源,食用了被污水浸泡过的粮食之后,很容易便会患病,随即瘟疫便有可能迅速蔓延开来。
就这样又赶了两天路,越往前走下雨的时候就越多,本来应该很好走的官道硬是被缠缠绵绵下个不停的雨水浸泡得路面发软,满是泥泞,马蹄踏在上面时不时便会打个滑。
这也让他们不得不放慢了行进速度,以免一不小心连人带马都摔在泥浆当中。
路旁原本应该又清又浅的小溪,现在也涨满了浑浊的泥水,水面眼看着就要比能走的路还宽,黄色的水面被风吹得一漾一漾的。
他们沿途所经过的镇子也好,县城里也罢,果真和那小伙计提醒的一样,别说是卖胡饼的小贩,就连食肆肉铺那样的地方,很多都压根儿不再开门迎客。
这里的百姓眼见着这雨好像永远也不会停一样,把田里的庄稼都给淹死了,搞不好就要颗粒无收,便把自家的粮食仔仔细细藏了起来,不愿意卖给外人。
外头的食肆肉铺没了可以下锅的食材,也只有关张大吉。
这也使得一路上经过的庄子、县城都愈发死气沉沉。
虽然身上披了油衣,可是每日顶着雨赶路,祝余还是感觉到整个人都是潮湿的,潮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别提多不舒服了,并且隐隐约约还有一股子潮乎乎的霉味儿。
走到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界,忽然之间雨更大了,无数雨点从天而降,打在地上,瞬间便能在地面上的水坑中激起一片水,前方的路被这大雨冲得一片水雾迷蒙,看都看不清。
那雨点还被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