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儿就会开始活动寻求一些补贴或者其他方面的大力优惠。
当然,这个补贴和用地方面的优惠给到位了可能八成项目就会烂尾,或者干脆拍屁股走人。
这些事情农伟祺从下面一步步上来都不是没有见到过,甚至经历最多的就是这种。
所以农伟祺老早就形成了一个观念,商人逐利是常态,一旦商人愿意干点什么带点“慈善”的事情,那多半是有所图谋。
比如在西北地区的这些供电,他们官方甚至愿意出台一些优惠和补贴,但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电力公司愿意干这事儿。
就是因为确实需要投资的成本过高,另外后续的收益实在太少,相比那些城市这些乡村成了无人问津的“沙漠”。
可这次按照报纸上的说法,人家哲通电力不光干了,而且全程除了正常的手续以外没有主动接洽官方索要一些补贴和优惠。
这就足以证明很多东西了。
……
放下手里的报纸农伟祺把秘书叫了进来。
半个小时后一份关于哲通电力的详细报告整理好送进了他的办公室里,另外还有他们当地的员工,也是层层联系到甘省日报的编辑社,最后确定了报道的真实性。
按照甘省日报总编辑的说法,他可以担保他们这篇报道绝对真实,绝对没有任何夸大其词的成分以及和哲通电力所谓的利益往来。
这件事也报告给了农伟祺。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点点头,接着继续看着手里这份关于哲通电力的简介。
都是秘书通过一些官方渠道,包括滨海和权河这些各个地区的官方媒体报道当中整理出来的。包括最开始林哲在林城干的事儿,在雨中紧急驰援亭林镇,还有本身立足开始于乡镇地区。
这些事儿一件件的看下来,这还哪有什么怀疑。
……
放下手里的报告农伟祺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这时候农伟祺的秘书还在办公室里,看到农伟祺垮着脸叹气后也是吓了一跳。
领导的表情那自然就是他的晴雨表,这会农伟祺垮着脸叹气他也是第一时间紧张了起来,接着开始担心是不是自己整理的报告哪里出了问题。
或者说是哲通电力哪里让农伟祺觉得不对,结合之前甘省日报对哲通这样的私企头版头条的报道让他生气。
但就在他紧张的时候,农伟祺叹完气开口了。
“哎~这林哲怎么不是我们甘省人,这哲通这样的企业是我们甘省的就好了~”
听到这话秘书这边是暗自舒了一口气,搞了半天原来农伟祺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