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能不让人心生疑惑?
当林浩然首次翻阅那些财务报表时,他的第一反应便是难以置信,尤其是那些支出项目,更是显得异常蹊跷。
他了解到,靑洲英坭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其完善的生产与销售体系,更持有九龙红磡的三栋商业大厦,除了青洲大厦自用之外,另外两栋每月便能贡献十几二十万港元的租金收入,理论上应为公司带来可观的额外利润。
然而,这些本应成为利润增长点的因素,在财务报表上却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这更加加深了他对靑洲英坭财务状况真实性的质疑。
正因为近年来靑洲英坭的年度利润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其股票价格也因此一直在相对较低的区间徘徊。
林浩然心中有一个猜测。
“林先生,目前您持有的靑洲英坭股票数量是多少,以及您持有这些股票的具体目的是什么呢?”哈利尔·森图里昂直接而迫切地提出了他最为关切的问题。
毕竟,这个问题直接触及到了他个人的利益与策略布局。
哈利尔·森图里昂并非对此一无所知,事实上,早在一个月之前,他就已经开始关注靑洲英坭股市的动静。
可惜他无能为力。
因此,他此刻更加迫切地希望通过了解林浩然的持股情况与意图,来为自己的下一步决策提供参考,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丝转机,保护并扩大自己的利益空间。
哈利尔·森图里昂,出身于一个日渐式微的英国贵族世家,十数年前带着家族最后的希望与资源,远赴香江,凭借一些手段与朋友的帮忙,终于成功掌握了靑洲英坭的控股权。
然而,这份控股权的稳固,实则建立在每年向其他英资股东支付不菲的“安抚费”之上,维持着他作为董事长的地位。
在靑洲英坭董事长之位的掩护下,哈利尔暗中几乎架空公司利润,只留下一部分公布于众,为此他这些年从靑洲英坭公司获得了非常多的财富。
然而,这些财富如同流水般,最终都汇入了远在英国、庞大而负担沉重的家族之中。
家族成员众多,超过百人,长期养成的奢华生活方式使得每年的开销极为庞大,即使依靠靑洲英坭每年都赚钱不少的资金,也让他有些压力。当股市的波澜触动了他的敏感神经,哈利尔立刻意识到,靑洲英坭可能已成为某些势力觊觎的目标。
尽管心中警铃大作,但他也深知,以自己的财力与当前的局势,难以独力应对潜在的危机。
这份无奈与压力,让他不禁感叹,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控股权,远比想象中更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