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那是离别的味道。
在离别的味道中,沈浪的歌声,沈浪的歌曲,深深地烙印在学生们心田。
而他,也在继续书写自己的传奇之路。
——————
——————
燕京,某别墅。
“什么情况,我记得这歌是春节期间播的电视剧的主题曲,已经四五个月了,怎么突然就登顶榜首了?”
“唱离别的,这会儿正好是毕业季,对了学生们的胃口,这不他一直喜欢玩的套路吗。”
“离谱,又不是没有新歌,华仔的《练习》,张信折的《从开始到现在》,萧皇奇的《你是我的眼》,哪一首不比这首好听,竟然能被他压。”
“他借着世界杯的热度出了两首英文歌,在海外卖了几十万张,被媒体吹成了华语乐坛历史第一人,那些不懂音乐的肯定会被带偏。”
“你听了?”
“听了。”
“好听?”
“学那些欧美乐队唱的摇滚,土气得很。”
“摇滚?在国内已经是过去式了,也就能去骗骗那些老外了。”
“去海外市场更好,能让华语乐坛安静一些,而且他没歌了,也就那样。”
……
那瑛、那幸两姐妹之前达成过共识,就是不再讨论关于沈浪的人和事。
可是呢,每次一有点沈浪的风吹草动,她们是最活跃最积极关注的。
就因为烦人,总想从中找到一些能够让自己畅快的东西。
沈浪不在江湖中,但江湖离不开他。
他不出国语歌,那么就有人对他冲击海外市场的结局进行分析。
他出英文歌,就有人去从歌词、旋律、编曲、演唱等各个方面去与欧美歌曲作对比。
沈浪自己都没搞明白,喜欢他的多关注他,这能理解,怎么不喜欢他的更关注他,这是有病?
数据上是这样的,网上各大论坛中对于他的好帖和黑帖是五五开的,都非常“火热”。
从人的心理出发,意识对个体产生了依赖,越不喜欢,就越是好奇,越是好奇,就越是关注。
沈浪觉得事件好事,不是有句话叫“黑红也是红”。
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被夸是好事,被骂也是好事,唯独没声音、没议论、无人问津是坏事。
当然了,你不能是做了那些“不入流、下三滥、违法违规”的事情被骂,那是真的红不了。
“浪哥你还笑,我们都气死了,昨天晚上在天涯社区跟那些人理论了好久。”
“是呀,我和茜茜打字又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