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瀑布相邻,本名“南村坡”,为避讳“难面”,阎老西将其改名为了克难坡,意为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最终胜利。
这里原本是个黄土山头,只有6户人家,是由西向东并列和从北到南倾斜的五条沟梁组成,各梁均有一块冲积平地,或种有庄稼,或栽有桃树。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传~~
后来阎老西将这里定为二战区长官部,经过两年多的修建,这个弹丸之地已经变成了一座窑洞叠立,颇具规模,可容纳两万余人的山巅小城,一时成为第二战区的军事重镇与sx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村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是一个三面临沟河,一面通高原的葫芦状独立山梁,地势险要。
接到情报部门传回来的情报后。
阎老西感觉到了八路军所带来的巨大威胁,还不等日军释放善意,便主动向日军释放了善意。
以图借日本人之手来打击制衡八路军。
另外一边。
山城重庆。
国军统帅部。
常凯申收到关于八路军的情报后,同样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甚至有些懊恼当初没能把‘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给彻底执行下去。
经过和幕僚们的商议后,常凯申也给山驻洛阳的卫俊如下达了避战的命令,让他收缩兵力,不可协助八路军作战,同时给予当面日军撤军回防,制衡打击八路军的机会。
忻口会战爆发后。
第14集团军司令卫俊如将军升任成为第二战区副司令官兼任前敌总指挥,指挥山西境内的全部中央军。
后于1939年一月升任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驻洛阳,兼任hen省主席,全省安保司令。
与阎老西不同的是,卫俊如将军是一个七路半,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对八路军的态度极其暧昧,曾顶着巨大的压力,给八路军提供了大量军事物资。
可以说,八路军的发展壮大,他是贡献了很大一份力量的。
所以,他怎么可能眼睁睁任由中条山外的日军抽兵回防对付八路军。
他一方面给常凯申回电,说会坚决服从统帅部的命令。
另一方面,却是阳奉阴违,主动下令让中条山内的中央军暴露出攻击欲望,制造摩擦,给当面的日军施加压力。
不要求给日军造成多少伤亡,但至少要将其牢牢牵制在此!
……
八路军目前对此还一无所知。
不过,共党的情报网课不比国党差,察觉到这一点只是时间的问题。
眼下,各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