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公里。
这两个地方,鬼子必然驻扎了部队,根据情报,这支鬼子教导队配备了一部用于联络的无线电台。
到时候,如果鬼子教导队用无线电台请求支援,阳泉和娘子关的鬼子必然会出动支援。
娘子关的鬼子坐车赶到需要大约25分钟,阳泉的鬼子坐车赶到这里,需要大约50分钟。
如果顺利,应该半个小时可以解决战斗。
另外,万一战斗的时候,出现鬼子的运输队,那又是一桩麻烦事。
于是李云龙又迅速调整了部署,在伏击公路的前后两端,各布置了一个排。一方面是为了防备鬼子援军和突发情况,另一方面是布置一个口袋阵,将鬼子教导队彻底瓮中捉鳖,以防止有漏网之鱼。
不过公路两端都不适合伏击,只能等侦察一班打出信号之后,这两个排才能进入指定位置。
……
天亮之前。
新一团的各部都已经完成了任务,并进入指定位置。
李云龙带着四连的两个排,特务连和警卫排,大约200人进入了土沟里。
200号战士一动不动趴在土沟里,他们身上盖着事先搞来的枯草,这样既能御寒又能达到隐蔽效果。
天亮时分,天空下起了雨夹雪。
虽然清晨的温度不是一天中最低的,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夹雪,空气中的温度骤降。
李云龙看见路边的草都在微微颤动,他知道这是身穿单衣的战士们在寒风中被冻得发抖。
很快,部队已经进入伏击位置两个小时,雨夹雪有越下越大的趋势,李云龙自己也冻得两排牙齿在不停地撞击,李云龙低声笑道:“他娘的……听见这声音……跟打机枪似的。”
李云龙右手边一名很年轻的战士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发现手感有些不对,于是低声对李云龙说道:“团长……我怎么感觉肚皮硬邦邦的?好像五脏六腑……都冻结在一起了。”
李云龙低声笑道:“小孟……那我要恭喜你了……你小子穿上铠甲啦……鬼子的刺刀也捅不进去。”
李云龙记得这名年轻的战士叫孟亮,在东渡黄河之前李云龙亲自招的兵。
刚过三个月新兵期的小孟,却已经是一名跟鬼子厮杀过两次战斗的精锐了。
周围战士们一阵低笑,李云龙的话,将凝重和寒冷的气氛冲淡了不少。
有这样的团长,夫复何求?
根据八路军的条例,团长是指挥员,有权利不参加战斗,一般都会在自己的指挥位置上。
而李云龙几乎每次战斗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