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设在这,从这里开炮就可以打到鬼子的机场。”
在一处树林里,熊尚林举着手电筒,指着面前的地图,向李云龙汇报道。
经过两个晚上的急行军,李云龙率领着部队,根据利刃突击队事先侦察的穿插路线,以及林峰提供的关于太原附近鬼子伪军的防御,一路上没有惊动任何人的来到了太原附近。
鬼子攻占了太原近一年的时间,太原从来没有遭到过攻击,所以鬼子压根没有重视卧虎山的防御。
在卧虎山上只有一个分队和一个排的鬼子伪军驻守,八路军很轻易地就渗透了上来。
“引导炮击的观察员确定好了么?”
李云龙点了点头问道。
此次炮击采用精密法炮击,需要炮兵观察员引导炮击,根据弹着点修正射击诸元。
最好是特种兵渗透潜伏到机场附近,引导炮兵部队进行炮击。
因为炮兵的观察员渗透和潜伏的能力比较弱,容易暴露,得不偿失。
“由我亲自率领一个战斗小队过去,我们穿上鬼子的军服,带上一名翻译和电台。”
“经过侦察,在机场正西方向有一片小树林,到时候我爬到树上去,用无线电台引导炮击。”
“完成任务后,再由其他两个战斗小队接应撤退。”
这里距离机场5公里,哪怕是有16倍炮队镜,也很难看清楚炮弹打在机场的弹着点,更别说精确炮击了。
“不错。”李云龙点了点头。
虽然李大团长亲自带队,但是他没有干预指挥,而是让各指挥官尽情发挥他们协同作战的能力。
这一次,李云龙带来了6门120毫米迫击炮和数百发炮弹。
经过深思熟虑以及沙盘推演,携带120毫米迫击炮,是最适合此次任务。
因为120毫米迫击炮重量轻,方便行军和撤退时的机动,而且120毫米迫击炮的威力比75毫米山炮更大。
120毫米迫击炮的重量只有280公斤,只需要一匹大骡子拉着走,而且跑得快。
新一团的大骡子可是能拉1000斤的货物,连续行军二十公里,拉120毫米迫击炮轻松得很。
而博福斯75毫米的战斗全重近800公斤,在行军时不仅需要2匹骡马拉着走,行军速度还慢。
所以。
李云龙放弃了携带山炮,而是将独立团和新三团的120毫米迫击炮也一齐带了过来。
李云龙又看向炮兵营长王承柱:“柱子,等天亮之后,你尽快计算制定炮击方案,确定迫击炮阵地的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