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散发出一种淡然而从容的优雅,由内而外的平静,岁月遗留在身上的痕迹反而成为气质的沉淀,举手投足透露出来的活力带着一种轻盈,一秒就重新回到“欢乐满人间”的故事里。
“优雅地老去”。
原来,这件事是真实存在的,明明什么事情都没做,就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视线却忍不住飘过去。
一开始还有些怀疑,也许只是因为“朱莉-安德鲁斯光环”而已,毕竟那可是朱莉-安德鲁斯,怎么可能不关注呢;但渐渐就发现,朱莉身上确实有一种十分舒服的气场,宛若珍珠,并不明亮却静静发光。
并且,安森很快就注意到,观看朱莉表演也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对安森来说,略显遗憾,在整部电影里,他和朱莉都没有对手戏,甚至就连在同框机会也只有最后结局的舞会那一次;但是,这并不影响安森的积极性。
从朱莉进入剧组工作的那一天起,安森就恢复以前的习惯,不管是否有自己的戏份,每天固定前往片场,观看拍摄工作,也近距离观看朱莉的表演。说一句实话,朱莉-安德鲁斯是歌舞片时代的巨星。伴随着歌舞电影的没落,朱莉的职业生涯也渐渐走下坡路,尽管1982年凭借“雌雄莫辨”再次赢得瞩目并且入围次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但这也是歌舞电影。
也就是说,朱莉的表演是具有鲜明歌舞电影印记的,如同默片时代的巨星进入有声时代就被淘汰一般,朱莉的表演在七十年代以后的电影作品里就显得格格不入,于是,她后来更多活跃在百老汇舞台上。
所以,安森为什么要观察朱莉的表演呢?
气质。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却真实存在的气质,当朱莉出现在镜头前的时候,她的身段和架势就是不一样。
一方面略显特别,另一方面又吸引目光。
画面,也就显得失衡——
因为朱莉的表演方式和其他所有演员都不一样,稍稍错开一个频道,就好像乐队演奏的时候错拍一样。
也许,不多,也就是八分之一拍、四分之一拍,大部分普通听众根本赢不出来,小部分听众隐隐觉得有些奇怪却说不出所以然来,只有非常非常小部分专业人士能够捕捉到那些许错位的细微偏差。
所以,重要吗?
好像重要,却又好像不重要。
不过。
如果是其他电影其他角色,朱莉的优雅和内敛就显得太过“端着”,但在“公主日记”里,她饰演一位王室一位女王,身份所带来的端庄气质显得格外自然,即使和周围格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