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陌生领域也未必是坏事,也许还可以有新的发现。”
短短一段文字,就能够深深感受到尼古拉斯脑海里汹涌澎湃的思考,这完全不是常规的专访稿件,以至于见多识广的“纽约时报”主编霍威尔-莱勒斯(howell-raines)也是满头问号,在看到稿件之后反过来询问尼古拉斯怎么回事。
尼古拉斯表示,“从一开始,事情就偏离了轨道,你可以想象吗?我采访了那么多演员那么多导演,结果却被一位十八岁的年轻演员问到哑口无言。”
——“来,上车,我带你去品尝洛杉矶最美味的早餐。”
这,就是安森看到尼古拉斯之后说的第一句话。
没有问候,没有寒暄,开口就直接发出了邀请。
然后再次上车,递一个头盔给尼古拉斯,拍拍摩托车后座示意,摩托车没有熄火就已经准备再次出发,如同六十年代“逍遥骑士”一般潇洒而叛逆。
尼古拉斯看向自己的主编,“你遇过这样的采访对象吗?老实说,我差一点点就要真的心动了。”霍威尔能够察觉尼古拉斯言语里的震惊和错愕,他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我就一个问题,他真的那么特别吗?我是说,照片很好,他确实很英俊,但我不认为他和其他好莱坞瓶有什么区别。”
从本质来说,“纽约时报”依旧是一份严肃性报纸,即使在娱乐版,他们也不会像“太阳报”那样哗众取宠,自然而然地,霍威尔也显得理智许多。
尼古拉斯没有着急开口,而是认真思索了一番,“气质。安森身上是有一种矛盾而特别气质的,普普通通的服装穿在他的身上,什么线条什么比例,我是不懂的,但他确实轻而易举就能够夺走注意力,并且让我有种穿上那一身衣服的冲动。”
霍威尔轻轻挑眉,“所以,伱尝试了吗?”
尼古拉斯低头看看自己的躯壳,“我觉得它有不同的想法。”
霍威尔再低头看看照片上安森,不由开怀大笑起来。
尼古拉斯却不介意,轻轻耸肩,又继续往下说道。
“尽管从一开始,我也没有打算按照常规路线发展,我想着离开室内,前往室外,如同城市漫步一样展开交谈,尽可能让他放松,然后完成套话。”
“但没有想到,他比我更进一步,直接把我准备好的棋盘全部推翻,提出一个全新的游戏规则。”
“与其说是我在采访他,不如说是他在试图展开对话,一次平等的、开放的对话,这显然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霍威尔-莱勒斯是今年七月才刚刚上任的新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