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了。
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不是所有导演都能够像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那样,对自己拍摄的电影有着百分之百详尽的理解,每个画面都在脑海里——
准确来说,史蒂文反而是少数。
像布莱恩这样的导演,他们往往没有自己的镜头语言,构图、打光、推进、衔接等等镜头语言和剧情、人物等等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他们更多依赖于剧本的故事,所以他们和演员的碰撞往往和专业无关,更多是一种探索一种琢磨。
而且,相似的情况也有不同表现方式,有些导演能够在磨合之中一点点确认自己脑海里的画面,有些导演一边折腾一边思考等待灵感的突然爆发,有些导演则纯粹只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权威。所以,演员的处理和应对,自然也有不同的方式与可能。
安森迎向克里斯的目光,“也许,你应该坚持自己的理解。”
克里斯:???“什么意思?”
安森,“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演。”
克里斯摇摇头,一副“果然你还是没有听懂的表情”,“最开始,我当然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演,但导演不是说不行嘛。”
安森耸了耸肩,“但导演也没有说怎么样才能行。”
下意识地,克里斯就想要解释,话语到了嘴边却又愣住,歪歪脑袋认真想了想:为什么感觉这话有些不对劲?
安森尝试抛出一个可能一种观点,“有时候导演也无法确定自己想要什么,与其说是扣表演细节,不如说寻找一场戏的感觉,不断通过重复拍摄来磨合。”
“所以。”
“你们也没有必要纠结每一次拍摄应该如何调整表演,不如相信自己的直觉,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克里斯:……
细细琢磨安森的话语,“等等,你的意思是无视导演的意见吗?”克里斯瞪大眼睛,张开嘴巴呆愣在原地,因为太意外太震惊,以至于不知道应该如何反应,大脑出现反应故障。
一看就知道,这孩子还是太年轻,暂时没有被好莱坞玷污,习惯性地把导演的话语当作金科玉律。
安森眼底闪过一抹笑意,但表面没有显露出来,而是更换一种说法,“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理解,导演和演员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艺术层面的创作,看看最后能够碰撞出火。”
“正是因为如此,导演没有给出一个框架或者界线,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所以你们也应该独立思考。”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表演是正确的,那么就坚持下去,不管ng多少次,我不认为导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