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这非常离谱,非常非常离谱,足以令人发笑的程度;但结合前后语境来看,可能性却在扶摇直上。
一个假设,安森一直在试图加盟查理-考夫曼的项目,无法百分之百确认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安排,所以是否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始终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对此,学院已经得知,要么他们相信安森百分之百不会缺席颁奖典礼,要么他们希望抓住安森宣布缺席之前的空档为今年的颁奖典礼宣传造势——
总而言之,学院早早公布嘉宾名单,甚至故意吊胃口、制造流量,让媒体和观众好好热闹了一回。
反观安森,面对如此局面也是左右为难哭笑不得,但终究还是给学院面子,没有戳破这场炒作的假象,一直努力协调一直努力配合,展现诚意。
最后的最后,协调失败,安森不得不做出选择——坚持演员本职工作,遗憾缺席奥斯卡颁奖典礼。
哪怕是奥斯卡。
所以,现在到底是谁在炒作?
视线,悄无声息地朝着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聚集。
学院方面也是有口难辩、有口难言。
他们应该如何解释?
一来,传闻仅限于传闻。
那些熙熙攘攘的瞩目视线和隐隐约约的风言风语,始终停留在猜测阶段,没有人真正公开指责学院溜观众,拿安森当噱头炒作;结果他们自己却心急火燎地解释,这不是等于坐实传闻吗?
二来,就算学院准备挺身而出自证清白,他们又应该说什么?
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吗?
重点就在这里,诚然,安森没有那么无辜,但学院也没有那么清白,整件事本来就是各怀鬼胎互相算计。
学院试图利用安森的流量,埃德加则反击学院的傲慢。
即使把事情公开出来,最后也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尽管学院凭借着地位和人脉,应该能够稍稍占据上风;但为了这样区区一件小事却牺牲自己的脸面和地位,对学院来说,损失可能更加惨重。
其实,学院领导层或多或少依旧处于冲击和震惊之中。
在好莱坞,学院谈不上一手遮天,领导层也无法改变评委们的投票;但永远不要小觑学院的影响力,凭借他们的人脉和资源,背后里稍稍给安森使绊子制造不快,那着实再简单不过。
比如这件事,学院根本不需要特别动作,继续加深安森的偶像瓶形象,就能够确保接下来五年十年安森都不会赢得任何奥斯卡提名,轻而易举就能够掐断安森在奥斯卡的前景。
学院相信,即使安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