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可惜,就连这点也没有人在乎,“蜘蛛侠2”的新闻铺天盖地,塞满视野角角落落。
焦点,只有一个。
不仅次周周末三天爆发惊人能量,在独立日长周末假期结束之后的工作日里,“蜘蛛侠2”持续横扫院线,当好莱坞聚焦“亚瑟王”和“王牌播音员”首映式的时候,电影院依旧在为彼得-帕克疯狂,连绵不绝。
上映两周,短短两周,更准确来说,十天整而已,“蜘蛛侠2”累积票房已经攀升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
三亿七千三百万美元。
数字,没有看错也没有数错,就是三亿七千三百万美元。
换而言之,只用了十天,“蜘蛛侠2”的累积票房数字已经超越2003年北美年终票房总冠军“海底总动员”。
最快突破一亿、最快突破两亿、最快突破三亿,接下来,四亿、五亿的数据看起来已经板上钉钉,毫无疑问地,“蜘蛛侠2”北美最终累积票房数据目标根本不是凤毛麟角才能够触碰的四亿,而是七亿——
一个北美电影历史上从来没有人能够触碰到的高度,就连“泰坦尼克号”也没有;一个超越所有人想象甚至令人怀疑是否真实存在的天板高度,一个打破一切规律颠覆一切认知引爆市场全部潜力的高度。
“蜘蛛侠2”完全不在一个等级上,这部电影的讨论位置已经是下一个档次。
“北美七亿美元”,哪怕只是想象一下,哪怕只是在舌尖打转,那种错愕和亢奋交织的酥麻也遍布全身。
但是,“蜘蛛侠2”真的可以吗?
毕竟,现在仅仅只是靠近四亿而已,距离七亿还有将近一半的路程,这是非常非常遥远的一段征程。
然而,重点恰恰在这里,所有人都在讨论所有人都在期盼,“蜘蛛侠2”正在所有人的瞩目之下创造历史,整个北美大陆全面陷入狂热,一种丧心病狂的热情肆意井喷,人人都迫不及待地加入这场狂欢。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够抢走“蜘蛛侠2”的光环。
即使是在百家争鸣的暑期档也没有例外,2004年的夏天正在演变为“蜘蛛侠2”的独角戏。
不过,在这场全面狂欢的热潮里,并非所有人都能够跳跃起来的。
比如,迈克尔-林顿。
更准确一点来说,索尼哥伦比亚公司里支持迈克尔-林顿的一脉人士。
当“蜘蛛侠2”次周票房跌幅数字出炉的时候,一切悬念已经画上句号,任何争论任何辩解都没有意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