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礼过后,谢蕴带着郗如,跪坐在了郗归对面的小几之后。
郗如好奇地打量着郗归的书房,眼睛亮晶晶的,很符合时人对一个年幼女童的认知。
但谢蕴和郗归都知道,她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敏锐和聪颖。
郗归打开一只锦盒,将其中的玉质九连环给郗如,自己则探寻地看向谢蕴:“当真要带阿如去会稽吗?”
谢蕴轻轻“嗯”了一声,恭敬地开口答道:“敕令以下,我们不日便要动身,婶娘也要前往京口。谢家没有多少女眷,阿如待在这里,恐怕会误了学业,不如跟我一道去会稽,还能与我家里的几位女孩做个伴。”
与谢璨对于郗归、谢瑾婚事的诸多不满相比,谢蕴一直表现得很平静,对郗归这个比自己年幼许多、曾是自己弟媳的婶娘也很是尊重。
郗归看着谢蕴淡然的面容,轻轻叹了口气。
她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是为谢蕴而叹,还是为郗如,抑或是,会稽之地的贫苦百姓。
木已成舟,王定之外放之事,此时已经无可转圜。
郗如的性情,若能受谢蕴教导,也好过在谢府的一众兄弟姊妹中“争宠”。
尽管如此,郗归还是看了郗如一眼,对着谢蕴轻声问道:“会稽路远,阿如这样年幼,若是长久地不在父母身边,会不会不太妥当?”
郗如此时正拿着九连环,跪坐在谢蕴身侧。
她虽与郗归生得极像,神态举止却与谢蕴更加相似。
只因她从小就知道,姨母谢蕴是陈郡谢氏最受人尊敬喜爱的女郎,所以常常有意效仿谢蕴的举止。
谢璨是家中最小的女儿,生得娇憨可爱。
出嫁之后,郗府人口简单,郗途也爱重她,所以一直没有受过什么苦,始终保持着孩子似的烂漫性情,一颗心紧紧系在郗途身上。
但郗如不同。
她从小在谢府长大,谢氏人口繁茂,有十余个和郗如差不多年纪的孩子。
同龄人那么多,但长辈们的关注却很有限。
郗如很聪明,她既察觉了家主谢瑾对自己的独特之处,又发觉了阖府上下对谢蕴的推崇,于是她尽可能地模仿郗归和谢蕴,以期获得更多的关注。
后来郗岑落败,江左诸人唯恐避之不及,郗如也敏锐地改变了对郗归的态度,成日里读书习字,长住谢家。
直到赐婚圣旨下后,才再一次与郗归近距离接触。
郗如还太小,她本能地凭借着野兽般的直觉,下意识地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她还敬慕强者,瞧不起如自己母亲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