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抗旱和人情
隔天。
大清早。
王梦德天没亮就起床了。
今天他要趁着早上凉快的时候,回田各庄一趟。
打了一套拳,出了一身的汗,然后洗漱了一下,才舒舒服服的背着挎包。推着自行车出了门。
到了地安门大街,找了一家之前经常去吃的公私合营早点铺。
要了一碗豆浆和三根油条,吃完后,又拐到附近的包子铺,买了几个肉包子,用油纸包着,小心的假装放到挎包里,实际是藏在了空间。
然后才蹬着自行车往德胜门那边骑去。
现在京城在饭店李吃饭,还暂时不要粮票,已经有不少人发现了这个漏洞,开始天天“薅羊毛”。
王孟德并没有加入进去,更没有提前存储这些,一来他身负空间,并不会缺粮。
还有就是,他也不会为了这点蝇头小利,给自己身上带来污点。
而且,他这个自身形象太出众,大部分人见了他,都会印象深刻,如果“薅羊毛”次数多了,肯定会引起有心人的关注。
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依然是那种速度缓慢的“受气包”公交车,坐在靠窗的位置,王梦德时不时的往外边看去。
就见众多去年突击建立起来的大小土高炉,大多都已经荒废了。
经过大半年来的风吹雨打,外表都已经泛起了破旧的样子。
周围也都围满了野草,偶尔有几个放羊或放猪的人,赶着一群畜牲隐现在它的旁边。
长叹了一口气。
王梦德心里满不是滋味,别看这只存在了半年多的时间,但造成的影响非常大。
有道是破坏容易建设难。
不说别的,各种环境的影响,就需要未来用几十年的时间去弥补。
等到了沙河,从车上下来,此时,太阳还没有出来,但温度已经上来了。
走在路上,不一会儿,他的前胸后背以及额头,就已经湿透了。
但王梦德没有在意,相反,他神色却有些凝重。
因为,路两边的田地里,大量的精壮和妇女们,都在趁着早上的时间,用肩挑着担着,用盆端,用手拎。
浇灌着地里的庄稼。
甚至还有不少的老人及孩子,也在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年以来,京城的周边地区,就开始久旱无雨,好不容易完成了夏收,准备再种点大豆或者玉米,可是地里干的,种子大部分都无法发芽。
就算发芽的了,也是软趴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