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管他们。”
“我瞧着,看热闹的人,可是越来越多了。”朱瀚说道。
“哈哈,不怕,看热闹的人越多,那就越好,这道理不辨不明,让人们都对这件事情辩个清楚,以后土改可就省了许多麻烦。”朱元璋笑着道。
朱瀚这时候明白,自己老哥这是打算玩一手舆论战啊。
果然。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对于士绅地主们怀有同情心的平头百姓们是越来越少。
甚至于对于天天哭丧一般的士绅地主们,都是起了鄙夷的心思。
“我以为读书人都是体面人,想不到为了几亩田地,竟然在这里当街撒泼。”
“什么读书人,不过是沾了祖上的光,会了几本酸腐书罢了,真的读书人,应该是万户那般的人物!”
“万户?谁是万户?”
“万户伱都不知道,我们江南第一科举的状元啊!如今搞出来个什么热气球,能够让人飞上天百尺呢!”
“真的假的?这也是读书人?”
“废话,当然是读书人,我觉得这万户才是读书人,上天入地的人才!”
短短几天时间,大批从各地来金陵的士绅地主们,纷纷遭到了百姓们的嫌弃。
许多人都觉得他们是贪心不足,明明田地已经够多了,卖给官府一些土地又是何妨。
更何况,那些土地许多都是占下的无主田地,连契约文书都是有问题,也有脸皮来吴王府闹腾。
这些士绅地主们,既没有胆量起兵反抗朱瀚的土改衙门兵马,又见不到吴王朱元璋,很快就是一个个灰溜溜的离开。
经过这么一闹,士绅地主们瞬间没有了舆论支持。
朱瀚的赎买土改,立刻就是顺利的进行。
整个江南的百万亩良田,很快就是分到了贫民百姓手中。
随着一场寒霜降临,无雪的江南也迎来了寒冷的冬天。
金陵,吴王府内。
朱元璋跟朱瀚坐在园的亭子里,一个燃烧木炭的火盆,摆放在二人之间。
兄弟二人难得有空闲,终于可以围着火炉进行惬意的饮酒。
朱瀚刚满十五,对于饮酒还是浅尝辄止。
穿着一身象牙锦的大嫂马秀英,正抱着刚刚一岁的大侄子朱标走了出来。
“嫂子。”朱瀚连忙笑着打招呼。
对于朱瀚这个弟弟,马秀英是真的当成了自己亲弟弟来看待,一年十二个月的寒暑节令,她都会专门给朱瀚亲手缝制衣服鞋袜,甚至还不仅仅是一身,往往都是每一个季节都亲手制作两三身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