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在应天府夜市的戏台上,每当上演‘朱龙兴洪泽湖击杀鞑皇’戏码的时候,应天府的百姓们都是一个个欢呼雀跃。
赵敏看到这一些,心中早就又气又恼。
“这些忘恩负义的鼠辈,我大元宽仁治天下,怎么他们就一点没有感恩戴德的心思。”
赵敏越想越气,就直接回了客栈睡觉。
等到第二天早上,在店小二的带路下,赵敏出了门往京师太学的方向走去。
因为多给了店小二五钱银子,赵敏就获得了一个绝佳的应天府向导。
从店小二口中,赵敏知道了国子监和太学的区别。
国子监属于原本儒家经典理学,基本都是唐宋儒家学说一脉相承,属于旧学一派。
而太学,则是教授的全是儒家新学,说是新学却也古老的很,因为是南孔供奉上来孔夫子千年绝学,属于‘儒学复古’的新学。
“公子,如今新学好做官,已经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了,比如这太学的课,英王殿下就经常去,而国子监的老学究们讲课,英王殿下却是从来没有去过。”店小二说道。
“原来是这样。”赵敏随口应了一句。
心中对于朱瀚这个大反贼却是更加厌恶。
“孔夫子的儒学乃是正途,那劳什子复古新学,肯定是朱贼搞出来蛊惑人心的东西!说不定,就是那白莲教的鬼神邪说!”
赵敏对于刺杀朱瀚,在心中更是加了一条理由,除魔卫道,捍卫儒学正道。
正当两个人在大街上走着的时候,忽然一阵响亮的锣鼓声从身后传来。
“监国仪仗!”
“肃静!”
“回避!”
赵敏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店小二拉着退到了街道边角。
“公子,英王来了,快肃立!”
赵敏紧接着看到大街上的所有人都肃立在街道两旁。
“竟然不需要俯首跪下吗?”赵敏心中忍不住一惊。
按照大元朝规矩,别说是皇帝、监国了,就算是某个州府的达鲁赤出行,路上的汉人都得跪着回避。
不过,虽然不需要跪着回避,但是英王朱瀚的出行仪仗护卫还是高度戒备的,很快就布置好了警戒。
紧接着,赵敏就看到一行仪仗从街角走了出来。
首先是一系列的旗帜仪仗,分别是‘英王’、‘尚书令’、‘左丞相’、‘中军大都督’、‘太子太保’、‘直隶行省平章’、‘锦衣亲军都指挥使’、‘模范亲军都指挥’、‘应天府尹’等等十几个官爵,整整排了好几十步远的仪仗卫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