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黑了下来,毕竟此时是夏天,北半球这边天黑没那么快。
但天色渐黑,大家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叫,顿时便陆续散场。
接下来两天时间,王多鱼他们都待在普林斯顿大学,跟众多数学教授、研究员们进行交流。
此次从全世界各地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参加报告会的人确实很多,成名的教授更是有不少。
对王多鱼来说,收获最大的应该就是跟丘成桐等人交流的那几个课题了。
费马猜想是很棒的课题,王多鱼打算回到哈工大之后,就对这个课题下手。
也不知道丘成桐会不会抢先一步?
直到第四天,交流结束之后,王多鱼终于有时间前往石溪分校见杨振宁了。
后者对王多鱼的到来感到十分高兴,热情满满地接待了王多鱼一行人。
在石溪分校前后待了两天,王多鱼哪里都没去,就只是待在学校内,要么跟杨振宁学习交流关于物理方面的知识,要么参观这所学校的先进设备。
有意思的是,王多鱼居然还被杨振宁开用玩笑的语气,让他帮忙计算几道算力很大的数学题。
对于这样的小忙,王多鱼肯定十分乐意。
杨振宁总算是见识到了王多鱼那恐怖的数学天赋,真的跟超级计算机一样,甚至还要更加恐怖一些。
“如果我用计算机来计算的话,最少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够完成,没想到你只需要半小时”
王多鱼闻言,只是谦虚了几句。
闲聊之余,王多鱼没有询问对方,为什么不回国内?
作为物理学界纯物理理论研究者,杨振宁留在美国,比回到国内要更好。
因为此时的国内,依然没有那个能力和经费给到杨振宁,让他发展物理纯理论科研。
比如很多科研课题,都会涉及到大量的计算,美国这边就有非常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但国内呢?
现在最好的计算机,应该就是哈工大计算数学系教学楼正在建设当中的分布式计算机了。
基于王多鱼的设计,这套分布式计算机,最终的算力水平,绝对是超过了那种每秒八千万次运算速度的超级计算机。
可即便是这样的算力水平,对杨振宁来说,依然不够。
总不能让王多鱼天天帮助杨振宁,协助后者的课题验算吧?
王多鱼又不是计算机,怎么可能这么干呢?
如果是十多年前,于敏、钱学森、程开甲、邓稼先他们这个时代,很多数学家确实就只是纯粹的‘计算机’,比如秦元勋、周毓麟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