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次,左邻右舍听说消息后,纷纷前来。
“恭喜恭喜!”“瑞哥儿从小就能瞧得出,是有大出息的!”“妹子你终于熬出头了!”
谢氏对于儿子教育严格,对邻里却是没话说,再加上守寡独自抚养一子,大伙儿本就敬佩,此时听闻喜讯,更是真心实意地恭贺。
“多谢!多谢!”
而听得儿子高中前三,谢氏终于露出笑容,皱纹都展开了,一路将大伙儿送出屋门,海瑞更是红了眼眶,对着娘亲连连挥手。
众人一路簇拥着两兄弟,来到县衙。
最后一场面试开始了。
这场面试和后面的殿试不同,殿试是要由天子确定考生的名次,分出三甲进士,而这里是县内排名已定,只是检查一下学子的素质。
主要是因为朝廷也知道,县衙的预考,能做手脚的地方不少。
未免过于滥竽充数的学子混进来,便让知县与考中的学子面对面的交流一次。
到了历史上的清朝,这种制度进一步明确,考前二十或三十名者,提考于县大堂,整个过程就叫“提堂”。
所以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许伟升听题的那种名场面不会发生在殿试,地方上倒有可能。
现在海玥作为案首,海瑞作为前十,都排在前列,在大伙儿羡慕的注视下,第一批走入县衙大堂,拜会县尊。
知县吴柯霜头戴二梁朝冠,身穿青缘赤罗裳,腰间内系银革带,革带上悬玉佩,还有黄、绿、赤织成的练雀三色锦绶,正是大明七品官的朝服。
必须穿得正式,毕竟这场县试一过,他与这群学子就有了一个师生的关系,哪怕还算不上座师,毕竟县试的层次太低,但若是将来这批学子出息了,再见面官场上依旧是照应。
如此面试,自是其乐融融,更偏向于一场筵席,到了午时,学子们还真的在县衙内用了膳,这才散去。
既然没有滥竽充数之辈,下午县试的名单就会挂在县衙外面的墙壁上,正式出炉。
众人鱼贯走出县衙,海玥又被围住。
之前的安南王子遇害案,就已传得沸沸扬扬,琼山本地人不少都有所耳闻,如今高中案首,自然更想结交一下这个堪破真相的少年奇才。
还有些催更西游记的……
这就没意思了。
考完一定,不是还没考完么?
好不容易处理好大伙儿的热情,海玥松了口气,突然感到有一道视线看向这里。
他目光一扫,就见角落里,推官邵靖的师爷季华,正朝着自己招手。
海玥寻机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