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儿是万众一心,全民豪赌,日夜赶工,几十万人砸工地上生砸出来的。
现在,槟城虽有三百万的人口,但连盖房子的建筑工都不够,这四家化工厂的施工人数是远远没法和之前三家比的。
自然,也就不可能日夜赶工,郑毅说两年干完都是快的,若是不能增加施工人数,就是三年也够呛。
槟城的各个工厂,其实也都挺赚钱的,就连张郁才等原本只知道压榨猪仔的传统商人,现在在东部开个水泥厂,市里搞个建筑队,也根本不愁发财的。
然而现在每一家企业扩产都有些受阻,新城那边的对内招商是稍有些不及预期的,郑毅也问过了,最直接的一个理由就是工人不够。
这也是槟城现在的工价越来越高的一个原因。
说到底,槟城现在又搞化工,又搞钢铁,修船,机械,乃至军工,清一色的重工业,纯纯的大重工城市,
若是还要满足城市配套,甚至是还想要适当的全产业链再搞搞轻工和商贸。
这已经远远超过区区三百多万人口的体量了。
当然,历史上,1937年之后,南洋地区的华人人口将会迎来一波暴涨,不过郑毅估计,如果郑毅不主动做点什么,涨到五百万,六百万人口,应该也差不多到顶了。
华人还是比较安土重迁的,不是活不下去,没人会背井离乡的出海。
北方地区的流民倒是多,但是北方流民都是走西口,没人会主动下南洋的,山东大饥荒饿死那么多人,也没见他们有一个下南洋的。
客观来说,南方口音和北方口音的差别也挺大的,南洋这边三分之二左右的华人是不会普通话的,北方人如果也带着点口音,那他过来生活真不会比日本人方便多少。
要想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当然是走出槟城去经营其他的势力,比如吉隆坡和新加坡,其实他完全可以将轻工业,比如纺织厂建在新加坡和吉隆坡。
可惜,快二战了,不合适。
他有一定的把握能在日本人的进攻下守住槟城,可槟城以外,他就无能为力了。
论地理位置当然是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更好,比槟城,甚至槟岛也更大,而且易守难攻,东方直布罗陀也不是说笑的。
但问题是新加坡是英国皇家直属殖民地,除非他跟英国的远东舰队真刀真枪的干一仗,否则不可能拿得到新加坡的主导权,即使是单纯的商业投资。
英国在二战中的表现之拉,垃得也实在是令人发指。
十二万英军驻守拥有东方直布罗陀的世界级军事要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