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办法从他的内部击败他,要比正面击败他要容易得多,尤其是军国主义这种,不拿敌国的百姓当人,也不拿自己的百姓当人的统治。”
“再辉煌的胜利,如果胜利的果实落不到个体的头上,这所谓的胜利都不过是空中楼阁,风一吹就能倒。”
众人闻言,无不是连连点头,只觉得郑先生当真不愧是郑先生,高屋建瓴啊。
几句话就说得他们茅塞顿开,拨云见日了一般,甚至有一种,感觉日本鬼子也就这大点能耐了的感觉。
当然,郑毅对此也是不无忧虑,因为这进展得真的是太快了,郑毅怎么看都有一种40年日本,甚至41年日本的感觉。
如果郑毅舍得大价钱,推一把这个事儿,说不定明年,内地局势能直接进化到43年的那个阶段。
要知道,43年的日军,尤其是华北,山东日军,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因为营养不良而饿死人了。
甚至饿死的比被打死得都多。
一个极其反现代人常识的史实是,在43年以后的华北区域,伙食标准上,八军是好于国军,国军好于伪军,而伪军好于皇军的。
这不是就快要穷途末路了么?
这不就说明……距离日本的困兽犹斗,歇斯底里也越来越近了么?
历史上,日本人是41年年底才打过来的,说白了,这不是什么恶向胆边生的没头脑,而是不打的话真挺不住了,如果日本不是打下了东南亚,可能他都挺不到45年。
但是这个时空,那可真不一定了。
郑毅感觉他们真的是随时都可能来。
哪怕说明年日本人就来他都一点不奇怪。
“陇将军,滇缅铁路的修建,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修得能再快一些,老胡,这件事你要更上心一些,光指着咱们华人肯定是不行,缅族人,克伦族人,该用的还是得用,你来想想办法,激励一下。”
“陶先生,日本攻击英国商船,包围港岛之事,英国方面表示非常愤怒,今天我来,就是为了要跟你们说这个事儿,
南洋这地方,要建军了,名义上军队是英国的,实际上是什么情况,咱自己明白就行。”
“老实说英国佬的这个做法,挺让我感到诧异的,也是我之前没想到的,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现在也不知道,但是,千钧的重担,就要压在你们的身上了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