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朱大帅也不觉得南洋距离他么这么远,有什么能忙是能帮得上的。
论赚钱,朱大帅也承认郑先生有一套过人之处,南盟也无疑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国际组织,但是论打仗,那他确实是有点瞧不上这些亚洲人。
朱大帅也是有点种族歧视的。
郑毅却道:“朱大帅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要派南洋的作战部队来帮忙打仗,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我在南洋那边虽然一直是在强军,但是在野战能力上,我的军队,还是略输日本精锐一头的。”
“我说要派来帮忙的部队并不是作战部队,而是照相,摄像部队。”
“照相?摄像?”
郑毅点头:“是一支槟城新成立的战地记者部队,目前已经有了五百多人,还在扩建之中,目标是至少要建立一千人的战地记者队。”
“这些战地记者不拿枪,只拿照相机和手摇摄像机,不杀敌,只负责记录战争。”
“既能记录我军中,作战勇猛的英雄,也能在必要时记录前线将士之中的懦夫,更能记录日军犯下的暴行,流于国际,留于后世子孙。”
“当然,他们所需要承担的危险和战士们都是一样的,他们,同样也是作战的勇士。”
朱大帅一时也是大感兴趣:“五百个人,都有照相机,甚至是手摇摄像机么?去拍一线的作战士兵?郑先生的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啊,这成本很高吧。”
郑毅:“还好吧,我已经跟柯达谈好了,柯达会在槟城设厂,最迟明年应该就能够量产胶卷了,成本会比现在低得多得多,至于现在,成本确实不低,但是没关系,我有钱。”
朱大帅:“…………”
突然有点羡慕这个狗大户了呢。
朱大帅对这个照相机下基层的想法自然是非常的感兴趣,毕竟人们在面对镜头的时候,总会比平时稍微勇敢一点,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时期的苏军,可是正在搞大清洗的。
有个照相机,摄像机时时记录,对他们这些军官,乃至基层军官来说无疑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至少不用担心被莫名其妙的背锅,将来如果不得不上法庭的时候,大家也可以拿出照片或是录像带,一把甩在法官的脸上,告诉他自己到底有没有贪生怕死。
当然,真贪生怕死的那些中低级军官就倒霉了。
“确实是非常好的想法,一个摄像班要几个人呢?”
“两个。”
郑毅解释道:“我和柯达那边合作,发明了一种用塑料做片基的新材料,卷起来的胶卷,胶带非常的小巧和便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