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医学院,药企的负责人,日本在二战后,生物医疗领域的飞速发展和这些人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能拍摄到731部队作战的切实证据,那么无论是郑毅搞国际舆论,还是搞日本国内的舆论,必然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而如果这一仗中,日军可以和历史上一样把孽造在自己人身上。
那,日本自由之声和槟城日侨报上,可就不缺素材了,林绍良不把这些照片玩出来,他都对不起自己徒弟的这个身份。
郑毅不懂军事,但他觉得他应该是懂媒体,懂宣传的,猪肉吃得多了,自然也就成猪肉烹饪大师了。
于是这坐着火车的一路,就这么和朱大帅一直都在闲聊天之中,共同探讨关于这个战地记者营到底要怎么运作的道理。
朱大帅甚至建议他,如果战争比较激烈的话,记者营其实完全可以由预备役军官来担任。
因为抗摄像机,在战场上相当于是方方面面都会跟着观察,其实可以非常快速的积累实战经验和全局视野。
却是打破了郑毅印象中,摄影兵应该尽可能让给退伍或伤残的老兵担任的这个想法。
另一边,林绍良在南洋那边也开始行动起来了。
并不需要特别的安排,只要在槟城内部实话实说,郑毅此时正和苏俄人一起在东戈壁省进行石油勘探就行了。
槟城的日侨区之内,有的是日本间谍。
郑毅从来也没想过槟城会没间谍,偷情报的,偷技术的,有的是,郑毅他既然肯接收日本侨民,自然也就做好了会被间谍渗透的准备。
不过说到底槟城堵日侨还是防备的,日侨在槟城也不能持枪,所以至少截至目前为止,这些间谍也没做出过什么比较大的破坏。
法西斯搞谍战的能力确实是都不这么样,仨国家加一块都凑不出十个知名间谍出来。
但是郑毅的行踪,只需要不故意的去保密,其实也就足以让那些隐藏其中的日本间谍去通风报信了。
下了车之后,郑毅和朱大帅便各干个的,朱大帅负责在此地调兵遣将,勘察地形,休假防御工事,而郑毅则是带着技术团队四处的瞎绕,寻找油井的位置。
如此,找了一个多月,日军果然也是明显收到风了,整个关东军开始西向集结,不管是苏俄本身的,还是东北抗联的情报组织都在疯狂预警,
无数的迹象都表明日军即将要在郑毅所在的这个东戈壁省与苏军进行一场,很可能是赌国运级别的超大型战争。
苏军也同样是不甘示弱,竟是在诺门坎和宗巴音两个方向同时布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