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性问题。
如果是欧洲的科学家也就罢了,只要不明确的表示确实是要研究原子弹,他们也不是非得逼着盟友把科学家交出来。
但是日本。
日本的核科学家怎么可能还给放出去呢?
虽然郑毅也跟他解释了,日本的“仁计划”距离成功其实差得还挺远的,但是麦大帅明显不这么认为。
后世人们也普遍也认为,仁科芳雄是拥有领导核项目的能力的,只是日本没有让他实现这一野心的国力。
此人在1940年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核武器研发计划了,与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在提出的时间也是差不多的。
只不过在经过了一年的研究和讨论之后,仁科芳雄便得出了日本国力不够,所能投入到的资源不足以让他完成核武器研究的这样一个结论。
事实上仁科芳雄的结论也非常正确,曼哈顿计划的成本让这个时代的工业克苏鲁美国都有些吃不消,就日本那个穷得连维持战争规模本身都已经捉襟见肘的经济环境,他根本就没有钱来搞原子弹。
虽然昭和日本么,官员们的脑子都普遍有病,相信所谓的人定胜天,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核计划,依然在搞,并且真的给仁科芳雄弄来了一点铀,但距离浓缩铀实在是杯水车薪。
而且在45年3月的大轰炸中,日本本土的实验室还被轰炸所毁坏。
简而言之,仁科芳雄是个差不多和曼哈顿计划同时认识到核武器并尝试制造核武器,如果不是因为日本国力不足,且确实是没有在中、朝等占领区和日本本土找到铀矿,极大有可能拥有制造核武器能力的,世界顶级物理学家。
麦大帅的意思是:想啥呢啊弟弟,这样的人,乃至他的整个团队,怎么可能让你带走啊。
你要造原子弹啊?
虽然你是我弟弟,也虽然你们南盟称得上是我们美国现在最铁的铁杆盟友。
但你要是敢在原子弹这上面动心思,那你可真是想瞎了心了啊。
麦大帅也不是特别的懂技术,但他却不会听郑毅忽悠。
在他心里,郑毅已经是顶尖的科学家了,而且是世界公认的世界第一的应用科学家,虽然没有理论物理背景,但是科学么,毕竟都是相通的。
全世界都公认,郑毅这个科学家挺邪性的。
仁科芳雄又是个差点弄出原子弹的。
这俩人要是强强联手,谁知道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
一时,麦大帅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郑毅只得解释道:“原子弹这东西威力虽然强大,但制作的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