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坚定的相信,郑毅这是没钱了,拿不出这笔钱了,所以才会这么为难的。
况且在他看来这些个石化公司已经没那么大的价值了。
以前的高利润,完全是靠化纤和塑料等副产品的高科技性撑着,现在这些东西已经不再那么稀罕,早就没有那么高的利润了。
至于炼油本身。
现在战争都结束了,欧美苏到处都是炼油厂,可是不打仗,哪来的那么大的汽油消耗呢?
石油越产越多,消耗却在越来越小,这石油生意啊,以后一定是没什么前途的。
我这股份不退,留着,那已经是看在咱们过往的情分上了。
可你要是不跟我讲情分,那我凭什么还要跟你讲情分?
你要我跟你讲情分,那你现在,是不是也该给我讲讲情分?
最起码,你不能再让李孝威那个小辈,再管到我这个元老的头上来吧。
自以为将郑毅拿捏住了的他当即把腿都给翘得更高了,口中道:“贤侄啊,不是我不给你面子,你也别误会,你许叔我啊,也没那么小肚鸡肠。”
“这不是,落叶归根么,人老了,就有点想回国去看一看,正好啊,宋公子跟我也有些交情,说是让我回上海啊,去负责规划和协调上海那边的发展。”
“咱们南洋现在虽然是富裕了,可是国家还穷啊,是不?哎~,国事无小事啊。”
郑毅还真挺诧异:“上海么?他们还真是……怪大方的啊。”
战争结束之后,很多的商会会长,华商高层都有回国置业置产的,就连普通的工人之中,也是有大笔的回国潮的。
华人么。
落叶归根,衣锦还乡这种事什么时候都是深深地扎根在华人骨子里的,国府对南洋回去的富商必然也是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对于有些人来说,南盟再好,也不是家,国内再差,那也毕竟是家。
头两年的时候内战不是还没打起来么,即使是今年,看上去的内战形势也有点一边倒,尤其是主战场都在北方,南方是相对稳定的。
抗战期间,因为南洋和国内的联系也变得愈发紧密,国府中,就连许多实权的岗位,也是愿意给南盟的人来坐的。
南洋归国华商,历史上也一直都是国内皿煮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么。
即使彻底回去定居的只是极少部分,但大部分的华商,都还是回去有置业的。
富贵不能还乡,犹如锦衣夜行么,随便买上几百顷地,投资办一个大工厂。
哪怕是没什么实际意义,不指着赚钱,纯图一装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