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只是老杜的第一任期,还没有麦卡锡主义呢,美国社会倒是也没有魔怔化。
再说了,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麦卡锡主义上来了,麦卡锡在自己面前算个球啊,因为这种莫须有之罪把自己抓起来?他还真不信美国政坛上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和能力。
纽约毕竟是共和党的铁票仓,是杜威和洛克菲勒家族的地盘,都是自己的合作伙伴。
资本主义国家么,谁是给谁服务的总是要搞搞清楚的吧。
劳伦斯:“不过你还是要小心啊,以我对民主党的了解,他们是一定会利用此事来大做文章的。”
郑毅:“当然,你帮我传个话给那边,想来就来吧,就算是要玩意识形态,我也陪他们奉陪到底就是了。”
劳伦斯点了点头,却道:“不过如果您的立场是……额,这样的话,也许今年,科赫家族会选择支持民主党,这个可能会比较麻烦。”
“科赫啊……”
这里面的这个科赫,指的是科赫家族的一代目,弗雷德科赫,科赫工业的创始人,某种意义上,这人跟他还挺像的,郑毅的崛起之路也大量的复制了弗雷德科赫的崛起之路。
此人是麻省理工的化学家,发明了一种裂变石油的方法,可以创建小的炼油厂进行炼油,但在美国,他受到了以洛克菲勒家族为首的石油大亨的打压,根本发展不起来,不得不远走欧洲。
苏俄和德国的石油工业都是他一手弄的,靠专利费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科赫工业的主营业务也都是和炼油相关。
可以说是郑毅的直接竞争对手了。
虽说在技术层面不如后来郑毅建的吧,但大家各有优劣,郑毅的技术只适用于大型甚至超大型石化,而科赫的技术确实更适合做小型炼化,至今也没有完全淘汰,反而与郑毅的技术有一定的互补性。
不过据说,是苏俄人做事不讲究,人家给苏俄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化工体系,说好了他要凭借专利技术一直拿分成的,结果那分成人家只给了几年,苏俄的技术工程师偷师都学会了,就一脚把他给踢了耍无赖,不给他钱了。
于是二战结束之后,弗雷德科赫因为咽不下这口气,回到美国之后钱创立了全美最反苏的游说组织。
麦卡锡主义之所以能在历史上在美国盛行,与弗雷德科赫是有着推脱不开的关系的,可以说,这货是整个冷战的幕后推手之一。
按理来说,科赫家族应该也是更亲共和党的,但弗雷德科赫这人也是个反苏魔怔人,郑毅主张不反苏,主张良性竞争和全球化,解放英法殖民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