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缺乏必要的攻坚手段,遂主动地献上一门红夷大炮,以助军势。
黄龙听了尚可喜的回报后,并未太过在意。
那番商如此小心谨慎,定是提前得了沈世魁的口信,故而才对他们多有提防。
不过,对方倒也识趣,知道不敢过分得罪他这个东江镇总兵,送了一门火炮和四名炮手,还有五百石粮食,多少也对大军平叛提供了些许助力。
此时,再听及尚可喜所说,那番商还愿意提供数艘炮船,与他们东江镇相约共击叛军,这不由引起了他的强烈好奇心。
所图者大,则必有所怙吧?
“回大人,那番商想讨个地方守备的名分。”尚可喜拱手回道:“另者,他们言及,不忍辽海局势动荡,更不想建奴于此坐收渔翁之利。若是登州之变无以收场,必将波及辽东,荼蘼整个北方,必使得我大明朝廷元气大损。此消彼长,建奴将日渐势大难制,于华夏神州而言,可谓浩劫将至。”
“他们此言,怕是过于危言耸听了点吧。”黄龙不由笑了。
辽东之患,于我大明而言,不过是疥疮之疾,噬骨之痛,何来会遭致神州浩劫?
“大人,他们似乎对建奴颇为忌惮,更是对辽东局势异常关注。”尚可喜说道:“从他们口中所言,应是不想建奴成势,也不愿整个北方局势横生波折。末将以为,他们有此态度,倒也可结交一番,以助我军之势。再者,我们或可籍此离间该番商与沈世魁的关系。”
“他们能提供多少炮船襄助我东江?”
“大概会有四到五艘。”
“呵,仅四五艘船,能济什么事?”黄龙听了,不由略显失望。
“大人,他们声称所提供的炮船皆为万斛大船,而且,船舷两侧都布置有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战力丝毫不弱于西夷炮舰。”
“万斛大船?”黄龙眼前一亮,“当真能提供数艘万斛大船,就如那南洋来的红毛夷炮船一般?”
十年前(1622年),来自南洋的红毛夷,以五艘强大的炮船于六敖港附近海域,大败福建水师,超过八十余艘大小战船倾覆、损伤,官兵伤亡数千余,一时间震动朝野。
而这场海战,也几乎葬送了整个福建水师,以至于后来,福建巡抚熊文灿再度提出靖平闽海、招抚郑芝龙时,反对的声音也小了许多。
若是,那个来自新洲的番商真的能提供四五艘万斛炮船前来助战,那东江镇完全可以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从海路奇袭登州。
就算不能帮助陆上的各路围剿大军击破登州城,那也能趁机消灭叛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