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银两用于向英国商行购买大批火药,至少1500桶,下月中旬必须到货,能否做到?”“不成问题,只是仙侪问一句,大人准备好了吗?”
“仙侪兄,古人曰有所为有所不为。静海无甚别的长处,只不过一身虎胆而已。弗朗基人胆敢欺我,我必杀他个尸山血海,令其痛悔终身。”
“既如此,一切交由仙侪筹措即可。新兵招募还差千余,尚需补足。”
“可,仙侪一力筹办就是。”
“军门大人,多余的2000兵,从何而调?”
“嗯,镇江500,通州500,常州500,金陵500,凑足2000丁。”
“那我即刻命人书写调兵军令,请军门大人批示,安排船舶陆续运往崇明岛待命。”
“可,去拟调令吧。”
郑国辉点头同意了,李鹤章与他心有默契,站起身来恭了下手,便转身前去拟写调兵军令。
李鹤章才能被曾国藩身为倚重,不是没有缘由的。
其小事条理分明,大事不糊涂,文能治民理政,武能率军征战,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帅才。
他的五弟李凤章同样如此,凭籍着治民理政的能力,还有赫赫军功一路擢升至道台,最终黯然辞官返回故乡,经营起李氏家族的生意来。
主要原因
就在于大哥李瀚章,二哥李鸿章皆为朝廷柱石重臣,李瀚章今年初,刚刚被朝廷拔擢为湖广总督。
妥妥的一门两总督,实在是风光之至。
这已经将几个弟弟的仕途彻底堵死,否则以李鹤章,李凤章之才,皆是能文能武,既能统兵又能牧民,区区总督不在话下。
朝廷总不能把官儿都给李家兄弟做了,到时尾大不掉,反而终成祸患。
话说回来,这真的可惜。
即便是身有残疾的李蕴章亦是天才,年十二病目,已而盲,年十三以目疾废举子业。
“其读书颖悟,喜读宋五子书,历代史传,已读者能了解大意,未读者,侍史诵之,经耳不忘。”
“口授书牍衮衮数千言,侍史恒笔不及下,性孝友,为人至诚矣。”
这样的念头在郑国辉脑海中一闪而逝,能够得到李鹤章的辅助,他已经大感庆幸了。
尤其难得的是
李鹤章把自己的位置摆的非常正,虽然是娘家三叔。可自居客卿之位,对主公的重大决策毫不质疑,坚决的服从。
最多在执行决策后,表露出一丝忧虑。
郑国辉原本计划在明年或者后年发动攻势,此前一直厚攒实力,集中精力建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