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辉等人来到香案前,在和尚们的佛礼声中,虔诚的祭拜天地。
不远处的几个火炉子熊熊燃烧,将铜块融化成铜水,发出耀眼的橘色光芒。
在深坑的边缘可以看到
下面紫檀宫殿里,放置了从印度交易而来的11颗佛祖舍利,还有杯盘碗盏共计3600件瓷器,涵盖了历朝历代的瓷器精品。
仅元青就超过800件,还有本朝早期的2000多件官窑精品,数十件汉朝瓷器,件件俱是佳品。
这些物品一一被送入地宫中,仔细的安置妥当,并且用丝绒包裹住,码放的严严实实。
此外,祭祀过后还有楚王金印,建国敕书,郑国辉亲笔手书的祭祀祷文,他的一束头发,宝刀,宝剑等祭祀物品,也都先后送入紫檀秘宫中。
密宫底座足有3.2米厚,在这些珍品全都放入紫檀密宫后,迷宫门口用紫铜大门锁住,这是浇筑出来的九龙腾云大门,气势极为不凡。
放好模具,十几名工匠从燃烧的火炉中,用铜汁将紫铜大门浇灌在一起,不留半点缝隙。
随后工匠们一拥而上,开始堆砌沉重的石块,边缘缝隙插入钢筋后,用糯米贝壳粉调制的混凝土浇灌起来,形成坚固的整体九层宝塔基座。
一直到傍晚时分
郑国辉率领随从们祭祀天地,焚香祷告后,亲眼见证无数珍宝和佛祖舍利封入紫檀密宫中,用铜汁浇筑,并且用层层叠叠的石块砌筑起来。
这个大坑深约十几米,在数百人合力之下,一天之内就砌筑到与地面平齐,成为九层宝塔的基础。
郑国辉所说的“历史丰碑”,就是指这座九层宝塔。
这座六角九层宝塔今后将是三宝颜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宝塔要塞的核心位置,也是最高点。
整个主要塞城墙顺着山势的起伏修筑,墙基宽约21米,呈“凸”字型,平均高度八~十米,顶部平均宽度约7.4米,周长约3.4公里。
这个修筑规模比紫禁城小一些,预计需耗时6年,高峰期要动用超过万名苦役犯和数百名华人工匠,日夜辛苦修建而成。
主要塞的核心,就是这座六角九层玲珑宝塔,呈现一柱擎天之势。
这座石砌宝塔通体不用木料,每一层翘起的飞檐覆盖紫铜瓦,悬挂铜铃,以抵御山巅呼啸的海风侵袭,做到不朽不烂,屹立千年。
这座宝塔同时作为灯塔使用,在第九层将会设置精巧的反光照明装置,使用棱镜将光线反射出去,在数十里外的海面上都能见到。
第八层设置一座大铜钟,用作要塞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