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旨意,升赏穆青为6品工部知事,俟待交接官印后,即刻回京履任
那个时候
上官赏识,朝廷提拔重用,穆青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风头一时无两。
可惜灾难也在这时候来临,太平乱匪大军北伐,浩浩荡荡的大军正好途经平邑县,恰好就堵在北上的大道上。
结果自不待言,穆青虽然集结本县兵丁乡勇竭力反抗,但无异于蜉蝣撼树,最终依然是城破人亡。
原本穆青一腔热血要与城池共存亡,却被老管家一棒敲晕,趁乱背出了城,总算逃过了这一劫。
可这失土之责,怎么也逃避不了。
这就是上面没有人的坏处了,若是那些满清宗族子弟,换一个地方继续当官就是了,算是多大的事儿啊?
穆青就不行了,受到朝廷惩处,摘去顶戴翎永不录用,从此绝了仕途。
这匆匆几年又过去了,原本的昂扬少年已届中年,可依然一事无成。
由此可见,穆青内心满腔的抱负无法施展,当真压抑到了极处。
不得不承认,两江总督李鸿章看人的目光极为毒辣,挑出来全是好苗子,就没有一个逊色的角儿。
郑国辉听了他的诉求,转脸看了一下曹玉秀。
在谈及曹玉秀履任天使港之事时,郑国辉对他细细交代,言谈中也提及了对穆青的安排,难道未曾泄露?
曹玉秀看了一眼便明白,微微摇了摇头。
意思说
大帅的交代,我曹玉秀有几个脑袋敢到处瞎说,对其他人那是一个字儿都没提过,包括挚友穆青。
郑国辉看到曹玉秀的眼神,当即便明白了。
他很欣赏这些嘴风紧的官员,“曹氏三贤”真不是吹的,那是个顶个的都很有能力,处事圆滑周密,大事小节都没有瑕疵。
看看金陵知府曹玉成就知道了,当真是个滑不溜手的官场老吏,没有跟脚竟然能做到金陵知府这样重要的职位,全靠此人见风就上,到处攀交的谙熟手腕。
布政使遏隆觉得此人不错,按察使吴维成也觉得此人不错,风评一直都很好。
更奇的是
与郑国辉过从甚密,如今直接把两个幼弟全都押注到他的身上,算是投名状了。
这样的厉害角色,他不出头谁出头?
咳咳,话回正题
郑国辉微笑着站起来,伸手虚扶了一下说道;“穆先生莫要多礼,我大楚当此用人之际,岂能弃璞玉而用顽石?
关于你的任用,本帅早有考虑。”
“此话当真?”穆青兴奋的脱口而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