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的钢铁高炉生产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对比
楚国发展的钢铁重工业,水平略逊于法兰西,但是在王国上层的主导下,发展速度非常迅猛。据预计
金沙钢铁厂2号炼铁高炉进展喜人,预计将在2月份点火试生产,在5~6月间就能达到满产能力。
楚王郑国辉尤其注重一号炼铜高炉的顺利投产,迅速增加的铜冶炼能力,将会极大的充实王国财政,解决当前货币不足的难题。
从金沙钢铁厂炼铜高炉生产出来的铜水,将会倒进模具中冷却成型,迅速送到轧钢厂。
轧钢厂对铜锭加热后,通过滚轧机将其加工成薄铜板,再送往设在马尼拉的王国钱币铸造厂。
在这里,通过冲床生产出一个个圆型小铜板,然后通过滚边,冲压成型等工艺,生产出不同面值的铜币。
铜币的面值有10文,20文和50文三种,面值越大,铜币就更厚实,分量更重。
这些铜币在社会流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极大的增强了这个新生王国的经济活力,促进了商业发展和物资流通,市面上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楚王国铸币厂还大量回收银质的菲律宾银比索,墨西哥银比索和大陆银两,重新熔铸之后,加入一定钢的比例,制成面值为1元的银洋。
一块银洋等值于一两白银,等值于一美元,5块银洋等值于一英镑。
这让商业交易变得更加简单,快捷而方便,多种货币的汇兑也不再是难题,使用的便利性大大增加。
楚国从中也收到了铸币税,一块营养的分量比一两白银稍轻些许,又加入了约一成价格低廉的精钢,使之硬度极大增加。
每铸造一块银洋,都可以获得16%的铸币税,等于空手套白狼,王国临时政府平白的一年增加了数百万银洋的财富。
这些优质的银洋,紫铜币,受到了南洋地区商人的广泛欢迎,接受度非常高,随着贸易发展使用量越来越大。
紧接着隔了一天。
在12月25日
由亲卫团副团长郑山上校亲自返回大陆迎奉的祖宗牌位,迎奉的几位身子康健的族老和一些郑氏族人,包括老夫人郑钱氏,郑国辉的正妻郑李氏等等合计237人顺利抵达马尼拉,随后便被安排住进了王城内的居所。
至此,建国暨楚王登基大典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尾声。
街道上家家户户开始张贴红纸喜联,悬挂大红灯笼,清扫街道店面,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洋溢着莫名的喜气。
陆续有南洋的一些王国使者抵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