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台上摆放着层层叠叠的祖宗排位,每一个祖宗排位都是紫铜铸就,有着精美的盘龙绕云纹,鎏金工艺制作的祖宗名号。
高祖为楚义王,祖父为楚信王赫然在列,放置在正中的位置,祖宗排位上还有三层的屋檐装饰,这是王者门楣。
其他的祖宗排位就没有,彰显出身后的尊祟。
特别要指出的一个细节是
高祖为楚义王,据说高祖生前为人非常义气,颇具豪侠之气,只要四乡八邻有难,莫不慷慨相助,是为楚义王。
祖父为人讲信重义,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是为楚信王。
在祖宗牌位中,上溯郑氏一族七代祖先供奉,按说逾制了,这是皇家的礼节,诸侯只能供奉5代牌位,那可不能乱。
周公制礼,《王制》规定;
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二庙。
庙即供奉牌位以祭祀的处所,先祖住的庙就是祖宗牌位。
换言之就是说皇帝供奉七个牌位,诸侯五个,大夫三个,士二个。
《王制》曰:七叶可以观德。
又曰:“三昭三穆,与太祖而七”,这是非常讲究的地方。
内里的含意,值得人深思啊!
祭台下,共计九百九十九盏点燃的油灯,环绕在祖宗排位的四周。
在祖宗牌位的正上方,这里是祠堂亨堂照壁上方之正中,悬挂着三个巨大的鎏金牌匾,全都是郑国辉亲自手书。
第一幅是“开疆拓土”,第二幅是“扎根南洋”,第三幅是“继往开来”。
三幅字是三层意思,“开疆拓土”是现在正在进行的事业,“扎根南洋”是对子孙后代的期望。“继往开来”是对郑氏一族子弟未来的愿景。
这虬劲有力的字体,给宗祠享堂增添了无形的王霸气势,极具华夏文化特色,与供奉祖宗的祭台相得益彰。
这个亨堂照壁上方,原本是悬挂耶稣受难塑像的地方,空间又高又大,悬挂三块巨大的鎏金牌匾,丁点儿都不显得拥挤。
按照计划
左右两边还将制作巨大的楹联,但由于时间太仓促,改建的工程也稍大些,只能在建国庆典之后再完善。
之所以将圣奥古斯丁大教堂改建为郑祠堂,一来是废物利用的意思,二来这个大教堂的位置也太好了,非常符合华夏传统的风水局。
修建祠堂讲究非常多,每一处都会被族人放在放大镜下,反复的讨论,修正,稍差点的地方都会被否决。
祠堂要求注意龙脉和生气来源,明堂宽大,方正,背山面水,水口收藏,无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