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天玑县
顺清水河向南,深入三十多公里后地势逐渐抬高,平均海拔已经达到240多米。
一行车队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天玑县。
西安府如今置有一府两县,两县分别以北斗七星命名,一个是天玑县,位于清水河上游。
一个是天枢县,在西安府更向西面的海湾边上,是典型的海滨城市。
天玑县得到楚国政府批准,置县至今不过4个多月,县城里只有两条十字交叉的街道,居住人口二千出点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小县。
城郊有木材厂,砖窑,榨油坊和一家碾米厂,城里几家小饭馆,一个警察所,一间电报站,两家位于十字街路口的百货商铺,还有一些粮油铺,早点摊,茶馆妓療之类营生,撑起了县城的商业门面。
县衙就坐落于粮库门口,是个前庭后院的简单居所,若不是视察马车队在县衙门口停下,还是就走过去了。
县衙只有区区三间门脸,楚王郑国辉从马车上下来,见到了皮肤黝黑,脚上还踩着湿泥的知县彭浩,接受了他的大礼参拜。
这个知县彭浩乃是关中人士,二十八九岁的年龄很有朝气,是商务和文化部长贺瑞鳞下南洋时带来的弟子之一,也是比较出色的一位。
“微臣拜见陛下,恭祝陛下万福金安!”
“免礼,平身。”
郑国辉看了一下狭小的县衙,又掉头看了看县衙对面两层楼上下的茶楼,便吩咐说道;
“我们的人多,临时利用一下茶楼吧,安置下来再说。”
“遵命,陛下。”禁卫副团长郑山立马带人去执行命令了。
很快就清空了场子,恭请楚王及一干要员们坐进了茶楼里,满满当当的坐了一屋子的人。
宫廷卫兵则在前后拉开了警戒线,禁止街上好奇的闲杂人等靠近。
寒暄了几句,就让知县彭浩介绍本县的拓荒和安置情况。
天玑县是个新垦县,所有的田地都是华人移民一手一脚的开荒出来,因为种的迟,早稻至6月底才收割,秋季稻得到11月上旬才能收割了。
最担心的是,今年雨季来的早。
若是几场大雨倾盆而下,那成熟的稻子就完蛋了。
这鬼地方也找不到人问,那些土著人连月份都记不清楚,更别提农时,雨水这些深奥的话题,连个可参考的意见都没有。
全县上下共计发展出了4个镇,27个村,安置人口合计1.52万人,户均耕地17.3亩,目前生活大致安定。
新的屯垦村镇划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