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密密麻麻的绿色荒草所遮盖,显示出大自然顽强的修复能力。
根据知县彭浩介绍
当地一般都选取旱季组织烧荒,且不做隔离带,由于本地气候潮湿,降雨众多,大规模的烧荒总是自然熄灭。非得三次,五次甚至更多次的重复烧荒,才能让火势蔓延起来,形成波及周边山领的规模。
这里属于岛屿的干旱地带,烧荒基本上还能进行下去。
到了年均降水二千毫米以上地区,烧荒就非常难于进行,热带雨林过于湿润,沼泽河流众多,压根就烧不起来。
在一个较为偏远的华人移民村子,楚王郑国辉一行停了下来。
他们的到来,引来了村子里的轰动,几乎所有华人都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赶来看新奇。
当有人认出是楚王陛下,几乎所有的村民全都齐刷刷的跪在地上,高声称颂“我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经历了最初的拘谨不安后,选取了几个胆大稳重的华人移民,跟随在陛下身边接受问话,回答相应的问题。
“你们说……现在能吃得饱吗?”
“回陛下的话,俺们现在天天三顿白米饭,蔬菜瓜果管够,唯一的缺陷就是没有肉,都留着下小崽子呢,没人舍得吃。”
“本王看你们的衣衫都比较破旧,是没钱买新的吗?”
“回陛下的话,这哪能呢?俺们现在天天建房子干活,房子建好了还要围畜栏,搭棚子,村里的路也要修。穿好衣服就糟蹋了,反正在村里也没人看。”
“那你们有新衣服吗?”
“回陛下的话,俺们村里有新衣服的不多,乡里人不讲究,有的穿不露屁股就行了。有钱买点农具,抓个猪崽子才是正经活儿,日子还长着呢。”
“嗯,觉得日子有盼头吗?”
“回陛下的话,俺们觉得这地方好,既不打仗又没有灾祸,一年到头的气候暖和,种下去的庄稼呲呲的往上长,真是个好地方。”
“想不想家?”
“回陛下的话,想……怎么不想呢?外面的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狗窝。可想有啥用呢?又回不去了,就在这里扎根吧。”
楚王郑国辉带着人在村里走走,一边走一边还指挥着知县彭浩,吩咐说道;
“你看看这个村子,中间的路流的太窄了,完全没有必要嘛。”
“这里又不是没有地皮,把村子里的道路留的宽一些,再宽上两倍,三倍,村子里面走的也敞亮。”
“在每家每户门口,家前屋后的自留地要统一规划,不能东一块西一块,就像图画一样随意涂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