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道;“如您所愿,司令长官阁下。”
战场上
英法联军的70多门火炮猛烈轰击,主要目标是几段土城墙,密集的炮弹雨点般的砸下来,打的土石崩裂,烟尘弥漫。
很多固守在土城墙上的楚军士兵,在炮火轰击中被撕扯的支离破碎,残肢断臂混合着鲜血抛洒开去,血染阵地。
楚军架设在碉堡上的十几门炮火,也在怒吼的还击,重点打击英法联军的炮兵阵地,不时的击毁敌方火炮,带来不小的伤害。
总体上看
楚军能够汇集的炮火比英法联军弱了一层,在炮战中显得不够看。
这是由于防御工事的原因,正面的两座高大的碉堡相距六七百米远,加上碉堡开口的不同,各自有其射界限制。
英法联军正是抓住了这一漏洞,兵分两路左右攻击。
在大量击毁土城上架设的火炮同时,集中倾泻炮火,对城头防御部队也造成了严重杀伤。
连续猛轰40多分钟后,进攻的苏格兰风琴奏响起来。
六百多名包头的印度阿三排着整齐队列,扛着枪齐步前进,向楚军防守的土城墙头压过去。
在他们的身后,另一个英印步兵团正在列队,准备展开下一波进攻。
在正面战场的另一处阵地上,相同的情况也在发生……
康纳中将麾下的英印军团,凭借着雄厚的兵力优势,三天下来,所有的步兵团几乎轮战了一遍,遭受到多少不一的伤亡。
总体而言,损失在能够接受的程度。
英印军团也不是什么印度人都要的,主要的兵源来自于北方较为强悍的旁遮普邦,锡克邦和北方邦,基本上都是包头的阿三。
不包头的不要,不包头的印度人都是鼻涕虫,上了战场腿就软了,根本打不了仗。
在英印军团中
还有装备着郭尔喀弯刀的尼泊尔山民,同样是彪悍善战的部族,数量有4个步兵团之多。
所以,康纳中将麾下的英印军团战斗力尚可,不是那些一碰就散的软蛋。
在英印步兵团进攻的时候,英法联军的炮火依然在猛轰土城墙,火力不但没有减弱,而且更加旺盛起来。
雨点般的炮弹砸落,打的烟尘四起,大段大段的土城墙崩塌下来。
进攻的英印步兵团在炮火掩护下,顺利的越过浅沟深壕,越过被撕扯成一段又一段的铁丝网,接近了崩塌的土城墙。就在这时,英法联军的炮火戛然而止。
他们担心继续轰击下去,反而会重创正在进攻的已方步兵团。
趁着这个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