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十磅野战火炮和大量军事装备,用以全面武装当地8万大军。
东港三十余支地方民团,战备训练热情高涨,民团官兵渴望为国前驱,于广阔的战场上建功立业……
报道中所说的“8万大军”,军队兵力数量肯定没有这么多,这是华夏常用的夸大其词策略,用于震慑敌军。
整个楚国上下经历三次扩军,兵力总数也仅在8.6万人上下,分布在本岛以及新加坡和马来亚战场上,用度相当紧张。
能够支撑下来,是因为楚国有一直以来的武装民兵传统。
“8万大军”不可能这么多,但是数量减一半,那肯定是有的。
一大早
英国公使卡尔-菲利普坐到早餐桌边,拿起报纸神态悠闲的阅览起来。
当他看到这条新闻报道时,吓的手一抖,滚烫的咖啡撒了一半,当即气急败坏的大叫起来。
他就是再迟钝,也明白了楚国方面看出了英国的致命弱点,正在进行武力威慑。
若是已方没有反应,那就可能演变成谁都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卡尔-菲利普再也没有心思享用早餐,他有些气急败坏的咒骂两句,匆匆的跑回去换了一身衣服,便带着随从坐上马车,赶往马尼拉电报局。
他要立刻拍发电报,事态正在向不可控制的方向迅速滑落。
当卡尔-菲利普赶到电报局时,正见到法国谈判代表让-皮埃尔-贝尔蒙多从马车上下来,脚步匆匆的踏上台阶,一头就钻进电报局大门里了。
那副神色中带着窃喜的样子,真的让卡尔-菲利普恨得咬牙。
法兰西人虽然是明面上的盟友,但二者在南洋的利益并非一致,多有制擎之处。
就比如澳洲。
若楚国真的出兵澳洲掀起一场战火连天的大场面,那法兰西人只有开香槟庆祝,而不会有丝毫难过,笑的后槽牙都露出来。
随后的举动不用想就知道,肯定会竭力破坏与楚国的停止战争谈判。
想想就知道
英法与楚国的谈判有一个在极力扯后腿,那会凭白产生多少波折?推进更是困难重重,岂非徒增麻烦?
卡尔-菲利普心中的怨念重重,可他丝毫不敢耽搁,从马车下来后,便脚步匆匆的踏上台阶,跟随着走进电报局大门里去。
这一切
被两个壮汉尽收眼底,其中一个使了个眼神,另一个壮汉便迅速的压低帽檐,紧跟着也进入电报局大门里去了。
皇家南洋电报局的营业大厅,是五层维多利亚式的楼房建筑,这种具有轻奢风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