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的前进步伐。
这引起了远征军长官何汝霖中将浓厚的兴趣,亲自率领远征军所属中高级军官来到前线观摩。
目睹了双方激烈争夺4号土垒防线的战斗过程,大感受益匪浅。
那一日
英法联军早早的便展开了对4号土垒防线的炮火猛轰,这是惯常的炮火开路战术,楚军早已经习以为常。
在整个4号土垒防线上
负责指挥的新编第二团长方世伟上校仅在防线上安排了6名观察员,两人一组,全都蹲在土垒顶端的猫猫土窝里,负责观察敌军动向。英法联军的大口径火炮猛轰了4个多小时,好不容易在4号土垒防线上,打出了几个坍塌点,这才发动了步兵进攻。
4个多小时的猛烈炮击,造成6名观察员三死一伤,只有两人侥幸安然无恙。
英法联军方面消耗了数千发的炮弹,所得寥寥无几,大口径重炮仅扮演了凿开土垒的角色。
耗费巨大,成效不彰。
高度仅有5米的土垒很让人英法联军头疼,其正面向陡直,士兵除非用梯子攀爬翻越,否则难以跨越。
可是英法联军用士兵扛着梯子冲击,就会遭受到蹲在土垒防线顶端的楚国士兵不断的排枪打击,伤亡相当之巨大,实在耗费不起。
这些蹲在土垒顶端的楚国士兵,呈现稀疏的一字横排阵列,相互间隔一米以上,每次上垒作战约300余人。
其采取轮流传递枪支的方法,射空一支步枪便向后传递,接过装好实弹的步枪后,再次举枪射击。
如此这般,每分钟平均可以打出五至六轮排枪,差不多10秒钟左右就是一轮排枪,而且火力持续性好,密集的弹雨招致英法联军进攻士兵的大量伤亡。
楚军稀疏的排枪阵型,让英法联军的炮击效果极大的减弱。
英法联军发射出的炮弹要么高了,越过土垒防线砸在了后方。
发射的炮弹要么低了,砸在地上滚滚跳跳的轰上土墙,凿开一个床头柜那么大的土洞,仅此而已。
炮弹只有打在土垒防线的顶端,且需正面击中防守的楚军士兵,才能造成伤亡,亦只有一名士兵伤亡。
否则,只是溅起一身尘土罢了。
在土垒顶端作战的楚军士兵站位靠后,一律蹲着打出排枪,暴露出的身体面积很小,这让进攻的英法联军士兵非常难以瞄准。
在进攻过程中,英法联军士兵排枪反击的效果也非常差。
双方往往会打出1:8甚至1:9的悬殊伤亡交换比,这让英法联军难以承受。
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